第七百六十六章:拆分和合并(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716 字 2个月前

在情报组织纷纷行动起来挖掘犹太裔人才的时候,欧洲方面也传来了好消息,那就是英国人同意在石油价格方面和澳大拉西亚达成合作了。
其实也是必然。就英国和澳大拉西亚所占据的波斯湾地区来看,两个国家最好的结局就是合作共赢。
到目前为止,波斯湾的油田已经是隐瞒不了的事实了。全世界都知道波斯湾有大量的油田,所有国家都没有任何办法。
因为波斯湾的油田被两个国家牢牢的掌控,这两个国家正是目前的世界第一强国英国和世界第三强国澳大拉西亚。
这两个国家合作,波斯湾地区的局势就如钢铁一般不可撼动。哪怕法国和其他的列强联合在一起,也绝对不可能是这两个国家的对手。
当然,其中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其他的列强遭遇了或这或那的问题,没有巅峰时期的实力。
经过双方的商议,英国和澳大拉西亚决定联合成立波斯湾联盟,用波斯湾联盟来掌控世界地区的油价。
操作方式也很简单。油价过高时,两国旗下的所有石油公司就加大开采,用来平衡和降低油价。
油价过低时,两国旗下的石油公司就减少开采,用来提升石油的价格。
因为掌握了世界石油的大部分,也不用担心会有其他国家和自己竞争。
要知道,波斯湾地区的油田都是浅层油田,开发成本是要低很多的。
再加上油田规模比较大,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和两国联合起来的波斯湾联盟抗衡。
组建波斯湾联盟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商议目前石油价格的走向。
根据双方的意见,最终决定将石油价格控制在每桶3.35英镑,也就是6.7澳元左右。
根据各地的运输成本,石油还会有一定的起伏。预计最终世界平均油价可能在6.8到6.9澳元,也差不多是目前石油的极限了。
毕竟目前无论是澳大拉西亚还是英国,想的都只是通过石油赚取足够的利润而已。
真正通过石油达成战略目的的时间,应该是将来冲突加剧的时候。
等到将来二战爆发,世界各国才会明白澳大拉西亚和英国的石油联盟有多么重要。
等到石油的价格上涨到一个其他国家根本无福消受的地步,石油对于两国的敌人来说,也就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重要战略资源。
虽然每桶石油6.7澳元左右的售价看起来也没多高,但波斯湾油田的开采成本确实很低。
按照目前澳大拉西亚控制地区的油田开采情况来看,每吨原油开采成本大约3.7澳元。
要知道,这只是每吨原油的开采成本。一吨原油大约可以装7.33桶(具体按照原油的密度,也就是稠稀程度来定),每桶原油42加仑,等于158.99升。
平摊到每桶原油,其开采成本只有0.5澳元左右。这也代表着每出售一桶原油,澳大拉西亚就能够赚到6.2澳元的毛利。
减去石油的运输花费,运输中的损耗,以及各地石油价格的不等,最终每桶原油的利润大约在5.5澳元到5.8澳元左右。
得到这样的数据,阿瑟也不得不感慨石油贸易带来的巨大利润。
目前的世界石油市场,可以用寡头垄断来形容。1929年世界石油的总产量,达到了恐怖的1.2亿吨。
在美国没有灭亡之前,美国的石油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美国被分裂成多个国家之后,石油产量世界第一的宝座就到了英国人的手中。
根据英国人所掌握的殖民地和油田数据来看,1929年,英国石油产量高达4921万吨,占据世界石油总产量的41%。
第二名是澳大拉西亚,石油总产量高达1798万吨,占据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4.98%。
第三名是孤星共和国,石油总产量高达1547万吨,占据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2.9%。
第四名是俄国,石油总产量高达1149万吨,占据世界石油总产量的9.5%。
第五名是南海岸联邦共和国,石油总产量高达1085万吨,占据世界石油总产量的9%。
第六名是委内瑞拉,石油总产量高达653万吨,占据世界石油总产量的5.4%。
第七名是墨西哥,石油总产量322万吨,占据世界石油总产量的2.7%。
第八名是罗马尼亚,石油总产量195万吨,占据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6%。
除此之外,加拿大、秘鲁、阿根廷也有一定规模的石油工业,但占比都不是很高,石油产量都没有突破百万吨。
从这份石油产量排行中,各国的石油产量看上去好像遍地开花。
但了解世界局势的都会清楚,某些国家的石油产量看起来高,但背后已经被列强控制。
生产出来的石油都会低价卖给列强,对本国和本国人民并没有产生任何利益。
甚至在石油的生产中,本国的民众都会被强制的变成石油工人,变相的被列强剥削。
排行榜中虽然没有法国人的身影,但孤星共和国和南海岸联邦共和国的石油却被法国人和英国联合管控。
再加上许多地区的石油都有着法国资本的身影,这也是法国人达成法国不在榜中,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