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帝国准备中(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573 字 2个月前

相较于军队只有15万的菲律宾来说,加里曼丹联合大苏丹国的军队数量更多。
但考虑到加里曼丹相较于菲律宾来说才是纯粹的殖民地,加里曼丹的军队的战斗力,自然也就值得怀疑了。
因为阿瑟出于平衡各苏丹国之间实力差距的原因,几个苏丹国除了土地面积有着一定的差距之外,人口的差距是很少的。
这也代表着一个很可怕的现状,联合大苏丹国内任何一个苏丹国,都有着至少400万的人口。
特别是原本就存在的库台苏丹国,所占据的土地面积是整个加里曼丹前二大的,并且还靠近海边,算是几个小苏丹国里面比较富庶的了。
要不是大苏丹穆罕默德获得了大苏丹国统治区,也就是一个狭长的通往海岸的地带,恐怕库台苏丹国会成为整个加里曼丹大苏丹国地势最好的国家。
人口较多所带来的好处,就是各苏丹国的武装力量,所谓的军队人数其实并不少。
按照穆罕默德所制定的规定,小苏丹国可以拥有8到10万的军队,并且由各小苏丹国自己负责军费。
而大苏丹国的军队由所有小苏丹国共同供给,无论是军费还是军队所需要的武器装备和物资,全部要平均分摊给每一个小苏丹国。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能让其他的小苏丹国给自己供养军队。
目前默罕默德的军队一共有30万,除了属于自己苏丹国的10万军队需要自己承担全部军费之外,剩下的属于大苏丹国的20万军队的军费和武器装备由所有小苏丹国平摊。
但这些大苏丹国的军队,自然是由大苏丹穆罕默德亲自管理和指挥,相当于是穆罕默德自己的私人军队。
这也是穆罕默德为了保证自己的统治权所制定的规则。因为有利于控制整个大苏丹国,就被阿瑟和澳大拉西亚方面默许了。
这样的规则想维持也容易,只要有着澳大拉西亚的支持,其他的小苏丹国就算想反叛,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但这种规则想推翻也很容易。只要失去了澳大拉西亚的支持,对大苏丹不满的各个小苏丹国,不由自主的就会结成同盟,共同讨伐大苏丹。
穆罕默德这么做,就是让自己成为所有小苏丹国的共敌,达到让阿瑟放心的地步。
反正只要有澳大拉西亚方面的支持,穆罕默德的大苏丹宝座也就变得很稳固。
一些小苏丹国的不满也没有那么重要,只要威胁不了穆罕默德的地位,他们就只能咬着牙忍受。
因为八个小苏丹国都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这导致整个加里曼丹大苏丹国可调动的军队数量非常多,甚至接近百万。
大部分小苏丹国的军队配置都是四个加强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一个火炮师。
这样的军队配置能够让士兵数量刚好维持在10万人左右,也是大苏丹穆罕默德所限定的小苏丹军队的最多人数。
而大苏丹国的20万军队,则采取8个步兵师加3个骑兵师加2个炮兵师的配置,人数也刚好20万出头。
对于加里曼丹大苏丹国的扩军,阿瑟暂时没有考虑过各个小苏丹国。
按照目前各个小苏丹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供养10万军队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比较大的负担了。
而且,小苏丹国军队越多,对大苏丹穆罕默德的统治来说也就更加困难。
鉴于穆罕默德到目前还是非常识趣和忠心的,阿瑟也暂时没有给他的统治创造困难的想法。
这也导致加里曼丹想要扩军,就只能扩张隶属于大苏丹国的军队。
反正军费由各个小苏丹国共同负责,分摊一下,对各个小苏丹国的负担也没有那么大。
目前大苏丹国的军队只有20万,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不知道战争会在什么时候爆发,早点进行准备就变得很有必要。
在阿瑟的命令下,穆罕默德也很识趣地进行了扩军,将加里曼丹大苏丹国的军队从20万扩张到了50万。
为了让这些土著有充足的动力扩张军队,阿瑟也明里暗里的给了许诺,表示会和英国人交涉,尽量从英国人那购买到北加里曼丹殖民地,让加里曼丹大苏丹国占据整个加里曼丹岛。
这就相当于是在画大饼了。阿瑟也没有许诺购买土地的时间,买到土地也不可能免费赠送给这些土著。
但这样的大饼对于穆罕默德和其他的小土著苏丹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毕竟他们的领土局限在加里曼丹,想要扩张土地的方式除了内部的战争之外,也就只有从北部英国人的北加里曼丹殖民地想办法了。
菲律宾和加里曼丹各自扩充军队之后,阿瑟对于将来战争的担忧已经消散了大半。
哪怕不算澳大拉西亚的军队,此时菲律宾和加里曼丹的预计军队人数加起来,也差不多有160万人左右。
留下30万军队守备加里曼丹和菲律宾,澳大拉西亚方面能够调动的士兵人数至少也有130万。
虽然这些军队的战斗力堪忧,但在战争中也算是比较合格的炮灰。
有了这130万军队,至少能为澳大拉西亚减少数十万的伤亡。
而且,等到战争打响,土著军队的扩张是源源不断的。一个菲律宾就能创造至少百万的军队,更不要说人口高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