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二章:毁灭的含义(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565 字 2个月前

阿瑟对于这艘战列舰的设计十分满意,并且亲自将其命名为末日级战列舰。
其代表的含义,既是末日级战列舰这种大型战列舰的末日,同样也是疯狂建造这种大型战列舰的末日。
因为末日级战列舰的建造只有两艘,阿瑟在同意建造计划之后,就将其交给国防部长托马斯监管。
而阿瑟真正在意的,实际上还是办公桌上放着的其他的军舰设计,就比如航空母舰方面的,帝国级航空母舰和毁灭级航空母舰。
还是那句话,第二次世界大战不确定在什么时候爆发,但绝对已经是很近的事情了。
澳大拉西亚的军舰换代速度是很慢的,这也代表着在二战前中期,舰队的主流仍然是目前的设计。
而且,军舰漫长的建造时间,也是限制军舰更新换代的重要原因之一。
哪怕现在已经有了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相关的设计,等到具体的产品下水进行测试,最快也要到一年半以后了。
要是算上至少一年的海航测试阶段,以及士兵们熟练这艘军舰的时间,所需要的花费至少也得两年半。
如果是大批量建造的话,一级军舰的设计,至少也要建造五年以上的时间。
军舰更新换代的速度较慢原因也正因为如此。总不能把这些五年前刚开工建造的军舰全部淘汰吧?
新设计的军舰也需要漫长的建造和测试阶段,这就注定了任意一艘军舰的寿命,往往都是10年甚至20年起步的。
别的不敢保证。现在这些军舰的设计,如果他们的成品没有在二战中沉没,等待他们的可能就是接连几次的改装,然后在二三十年后退役。
目光重新放回澳大拉西亚的两种航空母舰设计上。
帝国级航空母舰和毁灭级航空母舰,仍然采取了类似大力士级和飓风级的功能分类。
帝国级航空母舰的设计图就能够看出,这是一艘相当庞大壮观的航空母舰。
而毁灭级航空母舰,看起来更加小巧玲珑,更追求速度而不是体积。
先说帝国级航空母舰。
从它的命名上就能够看出,军舰设计师对其付出了非同一般的心血。
确实也是这样。秉持着更大更强的原则,帝国级航空母舰全长271米,宽33米,标准载重下吃水深7.4米,满载状态下吃水深8.7米。
相较于只能搭载36架作战飞机的大力士级航空母舰,帝国级航空母舰可搭载飞机数量达到了恐怖的93架,接近于之前的3倍了。
从这方面就已经能够判断,帝国级航空母舰所发挥的作用,绝对是之前的航空母舰的好几倍。
飞机越多,航空母舰的战斗力也就越强。这也代表着航空母舰可以选择更多种类的飞机搭配,在面对各不相同的敌人时,也就有了更多的应对方法。
在动力方面,帝国级航空母舰沿用了末世级战列舰的动力设计。但因为本身的体积和重量更小,在速度方面反而超过了末世级战列舰。
不过想想也正常。末世级战列舰本来就是推出来的靶子,在重要性方面,确实没有目前的航空母舰高。
根据设计师的估算,帝国级航空母舰的最高航速可以达到31.3节,以平均20节的时速巡航,可以达到9000海里(16668公里)的巡航距离。
在火力方面,帝国级航空母舰配备了8门ca-1-37毫米高射机关炮,以及12门ca-2-27毫米高射防空炮。
这两种火炮都以高射速闻名。前者经过多次改进之后,已经能够达到每分钟超过90发的射速。
后者更加恐怖,射速已经接近每分钟110发。
这两种火炮的作用,正是以极其恐怖的火力覆盖,来达到优秀的防空火力。
除此之外,帝国级航空母舰还有四个导弹发射装置,配备超过32枚导弹储备,也是最强大的火力来源。
这32枚导弹全部是舰载鸽式导弹,单枚导弹的重量超过10吨。毫不夸张的说,一旦被任何一枚导弹命中,敌人的军舰只能面临沉没的下场。
只不过,哪怕有着鸽式导弹巧妙的设计,也只能保证目前导弹的命中率接近五成,还得在气候较好,没有任何天气影响的情况下。
要是碰到比较恶劣的天气,鸽式导弹的作用就没有那么强大,只能沦为威慑武器了。
从帝国级航空母舰的火力装备,就能够看出目前航空母舰的设计思路,那就是远距离和战列舰打消耗。
帝国级航空母舰没有配备任何大口径火炮,除了导弹之外,剩下的全部是用来防空的武器。
简单来说,就是澳大拉西亚的航空母舰从来没有想着和战列舰正面对抗。
航空母舰应该做的事情,是通过自己所搭载的大量侦察机,提前发现敌人的军舰行踪,然后用轰炸机直接将敌人的军舰击沉。
同时,航空母舰上装备的战斗机也能防备敌人的飞机。可以把这样的航空母舰设计思路理解为团战中的射手,作用就是远程输出。
为了能够更好的储备93架飞机,帝国级航空母舰搭载了三座飞机升降台和两座飞机弹射器,更好的储备飞机。
也正因为飞机数量的增加,让这艘航空母舰的吨位从原来的两万多吨增加到三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