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艾尔湖运河建成(2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641 字 2个月前

工业规模和产量,在工业和经济方面碾压敌人,就显得很有必要。
目前澳大拉西亚的工业规模已经是岛国的好几倍了。要是工业规模继续扩张的话,阿瑟实在是不知道这场战争应该怎么输。
这也就是阿瑟不愿意将大量的资金砸到海军方面。要不然,光凭目前澳大拉西亚和岛国巨大的工业和经济差距,岛国在海军军备竞争方面,是完全追不上澳大拉西亚的。
岛国的经济和工业已经决定了他们在海军方面的投入虽然巨大,但也是有限的。
澳大拉西亚则不一样。如果阿瑟疯狂起来,完全可以做到岛国每建造一艘军舰,澳大拉西亚就建造两艘这样的夸张地步。
澳大拉西亚立国到现在,政府还没有负担过特别夸张的债务。要是真的不顾一切,岛国的经济规模绝对不是对手。
但可惜,阿瑟不会为了这么个对手,就耗尽国家的潜力。
更何况,在航空母舰更加强大,并且导弹已经领先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情况下,阿瑟也不觉得凭澳大拉西亚现在的海军规模,在对战岛国人的时候会输。
阿瑟对布罗肯希尔工业基地的新一期建设没有具体的要求,但也提出了自己的期望,就是和利奥诺拉工业基地组成一东一西两个工业中心的布局。
这也代表着,布罗肯希尔工业基地的规模是要朝着利奥诺拉工业基地追赶的。
利奥诺拉工业基地已经能够容纳超过150万名工人,而布罗肯希尔工业基地目前只是利奥诺拉工业基地的一个零头。
要想达到150万名工人的规模,也就代表着布罗肯稀有工业基地要将目前的规模再扩大两倍才行。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目前的工业大臣大卫·保罗·奥利弗,其实是偏向保守的。
为了让布罗肯希尔工业基地能够顺利发展,阿瑟特意授予了布罗肯希尔工业基地特区区长更高的权力,让他在谋划布罗肯希尔工业基地建设的时候,不会被大卫部长影响太多。
随着时间即将来到1934年,阿瑟也决定进行战争的最后准备,让澳大拉西亚逐渐的进入战争状态。
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建设了。
虽然这30多年以来,澳大拉西亚在铁路和公路方面已经赶上了欧洲国家,交通运输环境也改善了太多太多。
但阿瑟可不会满足于此。
在阿瑟和新任交通运输大臣佩里·萨克林的会面中,阿瑟就提出了对交通运输部门的要求,那就是在1934年大力建设高速公路。
说到高速公路,对于现在的澳大拉西亚来说已经并不陌生。
从最简陋的公路,到现在已经比较平坦的高速公路,交通运输部门的努力值得夸赞。
事实证明,高速公路对于各地区的交流和沟通还是很有帮助的。
目前高速公路的限速已经提高到每小时75千米,这也代表着在大部分情况下,乘坐汽车已经是除了飞机和飞艇之外最快的交通方式了。
综合考虑之下,汽车是便宜里面最快的交通方式,最快的里面最便宜的交通方式。
也正因为如此,各地的民众纷纷要求政府将高速公路修到他们所在的城市,让他们也享受到高速出行带来的便利。
有一点不能忽略,那就是汽车行业的发展,才让高速公路不断的修建到各地。
最开始的汽车,时速是达不到75公里每小时的。但现在,澳大拉西亚的汽车品牌已经多不胜数,最快的豪华跑车,速度甚至可以提高到90公里每小时以上。
不过,因为现在的汽车没有那么稳定的原因,高速公路的限速仍然保持在75公里每小时。
甚至在城市地区,城区道路的时速不得超过30公里每小时,城郊道路的时速不得超过50公里每小时。
这样的规定更多的是保证路上行人的安全。毕竟在道路上没有摄像头的现在,大部分司机开车可没有那么多的顾忌,路怒症也是有很多的。
这也让治安部门不得不加强了在城市内部的警察的数量。特别是交通警察,已经是城市警察中最重要的部门之一了。
现在科技可没有那么发达,想要监管各个道路上车辆的速度,就只能让这些交通警察去亲自控制。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