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华沙条约(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734 字 2个月前

俄国的参战对波兰来说,那可真就如同晴天霹雳一般。
波兰军队面对德国军队都无法抵抗,更不可能在抵抗德国军队的前提下,还要抽调一部分军队来防御东线战场了。
更何况,俄国军队有一个波兰永远也比不了的传统,那就是人多。
在和平时期,俄国军队的规模就保持在百万级别,这也是其他国家对俄国非常忌惮的原因之一。
而俄国参战之后,他们势必会进行局部动员。别看俄国只是局部动员,所动员的新兵也绝对是百万起步的。
这也代表着,俄国随时能拥有两百万以上的军队,这几乎是波兰现在军队的两倍了。
本来面对德国就足够让人头疼,再加上俄国这个敌人,让波兰政府一时有些崩溃,也让那些本来隐藏在暗中的主和派,开始渐露头角。
面对着这样的绝境,波兰政府明白,光靠波兰已经无法改变要灭亡的现状了。
要想挽救波兰,目前只能祈求英法干涉这场战争,至少为波兰保留一定的土地,而不是像之前那样,被德国和俄国联合瓜分。
但这样的希望又很渺茫。德国的军事实力本来就很强大,再加上一个俄国,英法会愿意为了波兰而得罪这两个国家吗?
事实证明,英法并不会为了一个波兰就得罪德国和俄国两个大国。
虽然英法确实考虑过和德国宣战,但那是在俄国没有参与这场战争之前。
既然俄国已经参与了战争,就代表着波兰的灭亡已经成了既定的事实。
非要保证波兰的独立,说不定还会迫使德国和俄国走向联合,这是英法不愿意看到的。
而且,波兰的灭亡对于英法来说未必全部是坏事。
从地图上来看,德国和俄国联合瓜分波兰之后,这两个国家就彻底变成了陆上邻国。
在欧洲,除了芬兰之外,德国应该是和俄国边境线最长的国家。
两国拥有如此漫长的边境线,产生一些小矛盾和摩擦也是理所当然的。特别两个国家在20年前就爆发过战争,想要指望德国和俄国迎来永久的和平,明显是不可能的。
英法此时的想法,已经从挽救波兰变成了挑拨德国和俄国之间的关系。
德国的西面是法国和奥地利帝国,综合强度是要远远超过俄国的。既然德国想要扩张,那么就让他向东方扩张吧!
让德国和俄国两个国家之间爆发战争,对英国和法国来说,都是一件值得津津乐道的事情。
本着这样的想法,英法并未加入德波战争,只是对德国侵犯波兰的行为表示了严重的抗议。
除此之外,为了应对德国大肆扩张军队的行为,法国宣布进行局部动员,将陆军规模扩张到百万级别。
1935年11月4日,俄国军队冲垮了波兰军队的防线。
在没有重火力武器的情况下,20万波兰军队根本无法阻挡俄国军队的进攻。
更何况,伴随战争的推进,原本坚信能够打赢这场战争的波兰人,此时对政府和战争也大多丧失了信心。
他们引以为傲的波兰骑兵面对德国人的装甲部队根本没有任何办法,步兵战斗力和德国又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波兰战败的原因之一。
同样也是在这一天,德国军队在华沙经过几天的休整之后,宣布南下前往卢布林,围剿苟延残喘的波兰政府。
俄国自然不愿意德国全面吞并波兰,于是也加快了自己的进攻,朝着波兰的新首都卢布林前进。
与此同时,在波兰沦陷之后,波兰第一集团军已经完全陷入包围。
德国的装甲部队继续乘胜追击,留下一部分步兵和炮兵收缩对波兰第一集团军的围剿。
11月7日,德国第二集团军对波兰第一集团军展开了全面进攻。波兰第一集团军已经进入了包围圈,他们除了逐渐被德国人缩小防线之后,再也不能做任何事情。
11月11日,俄国出兵第11天,俄国军队距离波兰的首都卢布里已经很近。
11月12日,德国军队也顺利抵达卢布林周边,德国和俄国成功实现了合围卢布林。
双方都很有默契,德国和俄国军队并没有爆发想象中的冲突,双方对于共同围剿卢布林拥有很大的兴趣。
11月15日,德国空军对卢布林展开了大规模轰炸,并且投掷了上万份劝降书。
11月22日,坚守了一周的时间之后,波兰政府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历时一个多月的波兰战争终于结束。
德波战争结束了!
这是自11月22日之后,欧洲最大的新闻。
一个曾经拥有70万军队,并且拥有大量坦克和飞机的中等强国,在德国军队的围剿之下,只坚持了一个月多一点点的时间。
虽然中途有着俄国军队的参与,但那时候的波兰已经丧失了他们的首都,战争的失败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这场战争让欧洲国家重新认识了德国军队的战斗力。哪怕在一战后遭受了长达20年的限制,德国陆军的战斗力仍然是欧洲顶尖。
更要命的是,吞并了波兰大部分地区的德国,国家综合实力将迎来巨大的提升。
波兰地区将成为德国重要的后勤补给基地,每年能够为德国贡献大量的粮食和其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