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一章:全面战争(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543 字 2个月前

1936年4月14日,在鲍德温首相、约克公爵、格洛斯特公爵和肯特公爵的见证下,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在贝尔韦德城堡签署了寄送给各自治领政府的退位文件,正式宣布自己将放弃英国王位。
4月15日,爱德华八世最后一次作为英国国王,通过全国广播的方式,向所有英国民众宣读了《退位法令》,并且在最后深情默默的说道:“我认为,没有我所钟爱的这个女人的帮助和支持,就不可能履行我的职责,尽国王的义务。
为了大英帝国后续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我和我的爱情,我将自愿放弃英国王位,我的后代也不再拥有英国王位的继承权。”
爱德华八世的退位,对大英帝国来说就是最大的新闻。爱德华八世不仅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为了爱情自愿放弃王位的国王,他的统治生涯也是英国君主中最短的国王之一。
从上一任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驾崩到现在,爱德华八世的退位,其实也就过去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这两个月对于英国政府的影响十分深重,也造就了英国政府现在所面临的非常严峻的现状。
除了惊叹爱德华八世真的愿意为了爱情放弃王位之外,民众们也在期待着,新的国王,也就是阿尔伯特公爵,能否一扫爱德华八世所带来的颓势,带领英国重现往日的盛况呢?
自4月16日开始,英国正式进入了阿尔伯特公爵统治的时代。
为了稳定英国政府和民众,阿尔伯特公爵决定沿用自己父亲的名号。他放弃了阿尔伯特的名字,改为乔治。也正因为如此,阿尔伯特公爵成了英国第六位名为乔治的国王,也就是乔治六世。
因为情况紧急,乔治六世成为英国国王之后,立即就将注意力放在了英国目前所面临的危机上。
在新召开的内阁向乔治六世宣誓效忠的会议上,乔治六世特别指出:“目前大英帝国正在遭受堪比20年前的重大危机,我们只有上下一心,还能带领英国走出危机,重现往日的辉煌。”
乔治六世展现了非常坚定的主战态度。4月17日,乔治六世会见了法国代表罗曼部长,双方密谈良久。
也正是在当天,乔治六世签署了英国总动员令。这份命令将全部动员英国的陆军,海军和空军,让大英帝国进入全面战争状态。
4月18日,英法联合向德国发出了最后通牒。两国要求德国立即停止在奥地利的军事行动,并且将军队全面撤出奥地利,恢复战前的局势。
这份通牒被德国外交部门紧急翻译,并且上报到德国政府和参谋部。
4月19日中午11点15分,英法驻德国大使向德国索要最终答复。德国也给出了最终答复,那就是拒绝英法的提议,并且要求英法两国政府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
在英国的支持下,法国也罕见的强硬了起来。
4月19日下午3点22分,法国大使库伦德向德国政府照会:“因为贵国的无端宣战和拒不退让,你们必须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作为奥地利帝国的盟友,我代表法国政府宣布,我们将履行和奥地利帝国的盟友,并且认为和贵国处于战争状态。”
4月19日下午5点25分,英国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召见德国驻伦敦大使,并且态度强硬的表示道:“根据我国王陛下的指示,现通知贵国政府,因贵国无端的战争行为,作为欧洲秩序的维护者,我很荣幸的通知你,我们将与你国从此时开始处于战争状态。”
德国政府懵了,他们没想到,更换了国王的英国很快就转变成了主战派,并且和法国人达成了协议,直接宣布对德国作战。
但此时德国人已经没有去发呆的时间。他们要做的,是尽可能在英法完成动员之前击败奥地利帝国,为这场大规模战争创造出不小的优势。
4月20日早上8点12分,意大利遵照了和德意志帝国的盟约,分别向奥地利帝国,法国和英国宣战。
而在同一天的稍晚些时候,奥地利帝国、法国和英国也分别向意大利宣战,一场遍及五个列强,影响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的大战也就此爆发。
不过,虽然是宣战了,但这不代表英法的军队能够第一时间抵达战场。
英法的军队虽然动辄数百万,但这些军队中相当一部分都来自殖民地。英法作为老牌的殖民地强国,他们的殖民地遍布全球,想要短时间内将这些殖民地军队汇聚在一起是很困难的。
这导致,英法需要比其他国家更长的准备时间,才能让自己的大多数军队加入这场战争。
特别是英国。虽然大英帝国是世界霸主,但世界霸主在集结军队方面也是没有任何加成的。
英国作为日不落帝国,殖民地遍布全世界。想要把这些殖民地军队全部运输到欧洲,不仅需要大量的运输舰队,同样也需要大量的时间。
德国参谋部根据英法各自的情况进行了估算。在三个月时间内,法国最多投入到战场的军队只有100万左右,英国甚至只有50万。
而德国方面,他们已经集结了超过200万军队,再加上意大利蓄势待发的上百万军队,完全可以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像波兰那样闪击奥地利帝国。
等奥地利灭亡之后,局势就变成了英法vs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