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公开课(1 / 2)

江北省,zz市。

随着气温的变冷,姗姗来迟的初雪终于飘荡在了空中。

不知不觉中,eat装置的改造升级,也已经过去一个半月了。

然而到目前为止,工程师们的进度,依然还停留在设备的拆卸环节,毕竟这种精密的大型设备每做一个动作,都需要经过专业的分析和评估,顺序上不能有任何差错,拆卸下来的零件也需要按照规定进行编号和特别存放。

进度想快也快不了。

更别说钟维坚他们还得到了康驰的指示,让他们尽量拖延这次的升级进度,

至少在三个月内,不能真的进入零件更换环节。

虽然钟维坚一开始选择了支持康驰,但这人闲久了难免就容易焦虑,尤其是自从康驰担任华国可控核聚变总工程后,从来没有召开过一次正常的技术研讨会议。

所有人都像是被放养的羊,除了负责设备拆装的工程师,其他人基本都闲着。

仿佛康驰的就职,就是为了暂缓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一样……

钟维坚把手中的学刊放在桌面后,抬头看了眼窗外飘着的雪花,忍不住又点了根烟。

“老钟,程教授找你了!”书房外面突然传来了老伴的声音。

钟维坚连忙起身,走到客厅对程涛笑着打了声招呼“刚还想着到你家蹭饭去,没想到你动作更快。”

“你还有心思吃饭?”程涛却略显无奈地摇了摇头,“你知道刚刚发生什么事了吗?”

看到程涛严肃的表情,钟维坚不由有些紧张的问道“发生什么了?”

“今天上午,康驰在苏省大学,给学生上了堂公开课。”

“公开课?”

“对,而且还是关于可控核聚变的……科普向公开课。”

“这有什么问题?”

钟维坚听后越来越疑惑了,

康驰去苏省大学讲一堂公开课,不很是很正常的事情嘛?

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硬要说的话,就是他竟然这么闲,宁愿去大学给学生讲课也不给他们安排工作……

但这其实也没啥大毛病,

反正一堂课的时间,也耽误不了多少功夫,这对于规划大型科研方向的庞大工作量来说,影响也不大。

“问题倒也没有,就是他的观点……怎么说呢,我也有点形容不上来。”

程涛说着直接拿出了手机,在网上随便搜索了一下后递给钟维坚。

“你还是自己看看吧。”

钟维坚接过手机后坐在了沙发上,然后点击了开始播放。

视频的内容,就是这堂公开课。

公开课之所以叫公开课,就是只要是苏省大学的学生和老师都能来听,苏省大学甚至还高调地进行了线上直播……

美名其曰,促进全民学习积极性。

但兄弟院校们,都闻到了浓浓的显摆意味……

普通的课室显然满足不了热情的苏大学生,于是授课的地点变成了学校的大礼堂,即便场地这么大,基本也全部都坐满了。

由于是面前大众的公开课,所以康驰也没有打算讲太专业的东西,在打完招呼后,他便根据苏省大学提前收集的学生意见,聊起了可控核聚变。

这也是康驰担任可控核聚变总工程师后,所有人都比较关心的问题。

钟维坚刚看完开头,程涛便提醒道“他前面说的,都是可控核聚变的重要性,以及现在国际主流的研究方向,你可以直接快进到35分钟……”

于是钟维坚直接拖动进度条,从35分钟看起。

“……以托卡马克和仿星器这类磁约束装置举例,假设我们的材料技术得到了突破,拥有了n120的磁极材料和6500/·导热系数的高温碳基超导材料,以及其它主要材料的性能达到这张表格的程度,然后对整个装置进行升级和优化,使用氘-氚作为燃料,同时假定拥有一個完美的控制系统,它在超算中的模拟结果,将会是——”

康驰放出了一张计算出的数据

【托卡马克磁场强度899t,q值26,第一壁受损率0%……】

【仿星器磁场强度643t,q值32,第一壁受损率00012%……】

看到这串数据后,钟维坚的瞳孔顿时就收缩了一下,然后抬头看向程涛“你觉得这个前提……有可能吗?”

程涛摇了摇头“我也不确定……如果是别人这么说,我觉得100%只是做一个单纯的技术假设。但如果是康院士的话……我个人觉得还是有一定的可能,或者说他本人有非常大的信心能实现。”

程涛的话让钟维坚拿着手机的手,都忍不住微微颤抖了一下,

康驰后面说的什么,更是一句都没听进去。

如果真能达到康驰刚刚说的这个前提,那什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