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筑基功(1 / 2)

星球风云 草原百灵 1465 字 1个月前

赵天华,李东升,赵德林,王小超,打开天目三天之后。

大师将四名弟子,传唤到一处《练功大厅》,这个练功厅是,是学院诸多个练功大厅的其中一处,专门为他汪震宇,李东升,赵德林,王小超四个人准备的。

四名弟子,来到练功厅以后,大师对他们审视了一番,这才开始传授《筑基功》。

圆觉大师指点功法:

修炼筑基功,首先要掌握口诀,练功姿势,具体要求,你们要用心来记。

话音落下,大师便开始传授筑基功口诀。

“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

汪震宇天外灵魂立刻灵动起来,顷刻领悟了口诀的内在意义。

李东升、赵德林、王小超三人傻愣愣老半天,硬是没有弄懂,“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的内在含义。

六双眼睛直勾勾的望着大师,那脸上的表情甚是迷茫。

圆觉大师的慧眼,看懂了三人的迷茫神色,抖了抖袍袖,呵呵一笑,没有等待他们发问,解说起来:

《先天(xiān tiān)》

也叫天生,与后天对应,它是指一个人自出生即存在的,与生俱来,先天也有本能一说。

本能不仅人有,任何动物也是有与生俱来的先天的本能。

先天,指人或动物,出生前的胚胎及孕育时期。

也可指宇宙本体,万物本源。

解说了先天,大师见汪震宇站在那里神态自然,好似有着深刻的领悟,便要测试一下他的悟性,问道:

“震宇,你如何理解一炁?”

大师这么一问,汪震宇立刻明白了师父的用意,天外灵魂感知以后,从容地回答。

《一炁》

也称元始祖炁。是指天地生人生万物的原始之炁,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要素。

道家称《一炁》,由“道”衍生而来,道本虚无生一炁,便从一炁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

道家还讲天地氤氲(y),万物化醇,两情交媾,万物化成。

氤氲。形容烟或云气浓郁。云烟~也作缊、烟煴。天地由湿热的混沌之气演化而成。

然后,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二气相交,则有万物的化生。也指混沌之气,像飘在空中的丝絮。

人在出生时,此炁即由天地之间降入人身。人若要求得生存,就必须习练此炁。

使之永保不失,返还于虚无,使人身与炁合体。

《炁》是宇宙间、时空中、万物生化的根本。是一种基本的微观隐态物质。

《黄帝内经﹒素问》中云:“炁始而生化,炁散而有形,炁布而蕃育,炁终而象变。”

万物的化育、生长、繁殖、消亡,都是由炁贯穿其始终,炁是万物的基础和根本。

先天不可逆,一切修行皆是后天行为,先天一气不可储存,人生所能获得的都是后天。

但先天可以开启,可以接通。可以利用先天开启,影响一个人的后天。

因为先天和后天本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状态,先天是元,后天是本,先天归本,便是后天之《炁》。

元气一旦分裂,就是先天转换后天,只有后天可以运动,可以应用。

汪震宇《一炁》的解说,顺理成章,道理通透。

大师听后甚为满意,便讲了修炼筑基功的形体姿势。

《形体姿势》

两脚平行站立,双脚距离比肩略宽。

头正,下颚微收,双眼微闭,口微合,上下齿轻轻扣拢,

身要直,小腹微收,站成马步桩。

马步桩采半蹲姿态,因姿势有如骑马一般,而且如桩柱一般稳固,因而得名。

马步是练习功夫最基本的桩步,因此有“入门先站三年桩;要学功夫先扎马。”的说法。

马步蹲得好,可壮肾腰,强筋补气,调节精气神,而且下盘稳固。

马步蹲得好,平衡能力好,不易被人打倒,还能提升身体的反应能力。

马步是修炼功法的基本功,所谓“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不练腰,终究艺不高。”

《艺》

指学武术套路上的招式,若是没有实际进行全身肌肉的重力与耐力训练,从而产生内功,最终将会沦为花拳绣腿。

圆觉大师讲述完毕先天《一炁》,汪震宇,李东升、赵德林、王小超开始修炼。

四个人依照师父的要求站马步,全身放松,两臂抬起,两手置于肚脐前抱球。

手指自然松开,两手心斜对肚脐,两手距离约八寸左右。

两手之间距不超过双肩,放置在肚脐前一寸左右位置。

意念双手抱着一个气球,用双眼神光,淡淡的照着肚脐前,双手抱着的气球。若气感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