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313收获了一批老嬷嬷的芳心(1 / 2)

其实顾拾月真没想那么多,就是觉得吧!老嬷嬷们出宫也寻不到什么好门路挣钱养活自己,不如跟着她干。

没想到收获了一批老嬷嬷的芳心,还让皇帝皇后好好感慨了一番她的心意。这叫什么?歪打正着?还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不管怎么样,反正都是好事。有了老嬷嬷们的加入,人手充裕了不少,总算是可以分开几道工序来了。

染布的全都是管家带领的男人,他们把丝绢放在桐油里浸泡一天一夜,拿出来沥油,晾干,之后再浸泡,再沥油,再晾干。

如此反复三次,才算染成,才能达到很好的防水效果,才能让“姨妈巾”绽放出它独特的魅力。

第一道工序是裁剪,不但要把桐油染好的丝绢裁剪下来,还得把白色的细棉布也裁剪的大小相同。再把粉色的细棉布斜着裁剪出一条条一指宽的布条,用来包边。

再就是缝合,这道工序最重要,顾拾月让贵嬷嬷挑选针线活好的人来干,针脚缝不好看,不美观,让人看着就不精致。

撕扯棉花也安排了三四个人在干,大梁的棉花没有经过机器蓬松,全都是一团一团的,必须把棉花撕扯成差不多厚度的棉条。

一个面条刚好够做一个‘姨妈巾’。

这些棉花都是顾拾月让管家安排人放在艾草水里头浸泡煮过晒干的,闻起来有股艾草的清香味。

缝合好了还有一道工序,那就是绣上椭圆形的变形字“青靓坊”,这是他们的招牌,也是他们的商标。

最后派了两个人包装,一个专门装盒子,一个专门装布袋子,出了差错,方便落实到各人。

贵嬷嬷不但管理作坊,也跟着监督每道工序,做错了的,她会要求返工,说白了就是个质检员。

知道二十个嬷嬷的去处,宫里的老太监们也动了心思,他们也老了,也想找个好去处。有能耐的太监还好,手里头有银子,出宫可以过的很滋润。

像他们大多数没什么积蓄的人,老了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要是有个地方能收留他们做工,往后还能荣养到老,那真的是再好不过了。

榨油设备,顾山已经请人做出来运去了何家庄,在新盖好的榨油作坊里试验了好几天,才总算是摸索出了经验。

把设备调整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原始榨油很简单,就是一开始把物料磨碎,再上锅蒸熟,用稻草把箍饼的铁环一面缠绕上去,放在一块木板上。

把蒸熟的温热的物料放在铁环内铺平成饼,圆形的铁环有大约三指宽,直径一尺二左右,全部都压满后再用稻草缠绕另一面,一个油饼就做好了。

顾山一共准备了四个铁环,多了怕压榨的不干净,一下压榨四块,足够了。

第一次开榨,何家庄的老老少少都跑来看,实在是这榨油坊太吸引人了,从古到今就没见过。

看着顾山一步步指导何里正家的两个儿子做事情,就感觉这镇国候实在是接地气,瞧着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根本不像是个养尊处优的侯爷。

所有步骤都是他在边上示范指导,就连物料碾碎到什么程度,蒸熟到几分,都是他在边上把控。

第一块油饼也是他亲手包出来的,他女儿嘉敏郡主也在边上跟着看,连那位长的比女人还好看的小王爷也在边上瞧的津津有味,只是那眼神不仅放在镇国候的身上,也放在郡主的身上。

一看就知道他十分爱慕郡主,宠溺温柔的眼神一直围绕着郡主转,让人无法忽略。

何家庄的人难得见男人对女人的爱慕如此明显,悄悄地交头接耳议论,不敢明目张胆地说出来。

容烨听力很好,他们说了什么都能听见,不过大部分人都是赞扬他们的,说他和他家女人郎才女貌,十分般配。

他很爱听,百听不厌。

何家庄所有的桐子都收了上来,勉勉强强包了四块油饼,顾山边干活边叮嘱何家兄弟。

“要是物料不够,油饼适当可以包的薄一些,不能薄太多,不然压榨的时候会榨不干净。”

“是!记住了!”何家老大负责回答,何老二点头。

用这种原始的方法榨油,顾拾月活了两辈子也是第一次见,感觉很新奇,跟着顾山一起来,想看看榨油的整个过程。

虽然说起来很简单,操作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不是她老爸跟着一起来了这世,单靠她一个人,还真的搞不出这种玩意儿来。

不说别的,就包油饼她就不会,一开始拿到四个铁环,她都不知道是干啥用的。见到她老爹把稻草在地上折叠出一个“米”字型,缠绕在铁环上,才看明白,原来榨油的油饼是这么包的。

容烨也觉得新奇,他也没看过榨油的步骤,看到老丈人老神在在地指导何家兄弟俩,就觉得很迷。

瞧他那手法娴熟的样子,似乎很早就知道这些榨油设备该如何使用,可他敢打赌,别说是整个大梁,就是其他三个国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