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道具老师(1 / 2)

灵异中古店 津门水叔 1031 字 1个月前

瓜哥给杨太太把包退了,但是这件事情还没完,瓜哥这边也得找卖家退货。

可是,打电话对方却故意不接,这很明显是心虚的表现,似乎更说明这个皮包很有问题?

瓜哥找个地方坐下来,拿着手机开始翻看朋友圈。

好在,卖给他铂金包的那个人并没有屏蔽瓜哥,瓜哥看他的朋友圈,为的就是找线索。

那个人还挺喜欢发朋友圈的,几乎天天都发,这就更说明,他就是诚心不接瓜哥电话,完全是故意的。

瓜哥很聪明,他准备从那人发的朋友圈里找到线索,他想的是,你不是不接电话么,我们直接去找你,当面让你把卖包的钱退给我们。

其实,想要找到线索也并不难。

那个人在剧组工作,是专门管道具的负责人,在剧组里貌似还有点儿小权利,一般大家都叫他“道具老师”。

这家伙喜欢发朋友圈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工作,拍戏的时候经常能见到明星,求人家跟自己合个影,然后晒一下朋友圈,也是为了装逼。

因为能看到很多素颜的明星,这家伙的朋友圈的人气还挺旺,还有固定粉丝,所以他几乎天天都要发朋友圈。

最近发的一条朋友圈是一张风景照片,瓜哥把照片下载下来放大了仔细分析,从照片的背景里果然发现了线索……

那地方原来是一个清朝大官的府邸,后来重修成了仿古花园,对外开放,照片的内容就是很多人正在里面拍古装戏。

最重要的是,那个仿古花园瓜哥去过,地方他也认识。

然后瓜哥就让马炎把包带上,马上出发去那个公园,没准儿剧组还没离开,正好能抓个现行。

这次时间紧任务急,不能骑小电驴了,主要也是因为太远了,二人招手打了一辆出租车,直奔那个仿古花园……

在车里,马炎就好奇的问瓜哥,卖给他皮包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那个人姓“菊”,菊花的“菊”,比瓜哥大几岁,在剧组里管道具,剧组的人都习惯叫他“道具老师”。

要问老菊是怎么跟瓜哥认识的,咳咳,当然不是因为菊花,而是因为……

这话就有点儿长了……

瓜哥的中古店里不是也卖二手服装么?

好看一些的二手服装,有个很时髦的名称叫做“古着”。

之前,古着潮流着实流行过一阵子,瓜哥的生意还不错,但是直到网上有人爆料说,古着都是从火葬场里扒下来的死人的衣服。

这个消息不管真假,反正从此往后,古着的市场就彻底凉凉了。

其实吧,古着衣服不一定全都是从火葬场的尸体身上扒下来的衣服,不过,要说那些衣服是死人穿过的也并不奇怪。

因为家里的亲人去世后,很多衣服没人穿了但还是很新的,比如呢子大衣,风衣和西服这类很少会穿的衣服,买的时候挺贵,丢掉又可惜,按照二手货的价格卖掉很正常。

不过,在古着服饰里面也不一定全都是有人穿过的二手服装,还有一些以前的库存。

当年由于款式的问题滞销了,在仓库里存了几十年,等到复古风又回来了,再拿出来继续卖,所以这些衣服也叫古着,其实也都是全新的。

瓜哥之所以跟老菊这个道具师认识,就是因为瓜哥能搞到很多古着衣服,虽然古着没人愿意买来自己穿,但是拍戏作为道具却很合适。

不单单只是古着服装,老菊经常还会从瓜哥这边借一些摆设和小饰品作为道具,一来二去,所以俩人还挺熟悉的。

这次因为这个铂金包的事情,瓜哥感觉被老菊给坑了,所以瓜哥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

快中午的时候,马炎和瓜哥找到了那个仿古建筑的小公园,门口有很多人,这说明剧组还在里面拍戏,这些人都是围观看热闹的吃瓜群众。

瓜哥拉着马炎挤进了人群,很容易就从剧组的车辆中找到了道具车。

“看见那个大型厢型车了没有,他一般都在车厢里坐着,”瓜哥比划出一个擒拿的手势,“咱们过去,堵住车门,一抓一个准儿……”

马炎点了点头:“行,我就跟在你后面,那家伙想跑肯定跑不了!”

瓜哥以前应该是经常来过片场,比马炎更熟悉,于是二人就朝着道具车包抄了过去……

道具车比其他车辆都大,车头后面像是拖着一个大号的集装箱,道具和服装啥的都存放在里面。

道具师一般都会坐在车厢里盯着,因为片场的闲杂人等很多,还有不少群众演员,同时他也要看着道具别丢了。

瓜哥堵在车后面就大喊了一嗓子:“老菊,你怎么不接我电话?!”

坐在里面玩儿手机的道具师老菊被吓了一跳,看到瓜哥竟然找上门来了,他只好笑着说:“哎呀,瓜哥是你呀,吓我一跳,你也看见了,这不拍戏忙么,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