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科学???(1 / 2)

唐云一听老道士称自己是孙思邈,他直接就震惊了!这是多么熟悉的名字啊!老道士竟然是药王。当然,药王这个尊称,是在老孙去世以后,后人给的。

按照礼数上来说,遇到一个道士,得问人家道号是什么。估计唐云还在怀疑有人在恶搞他,所以他也就没注意到这点,直接就问人家道士的姓名了。

唐云是文科生,又是历史爱好者,对老孙的资料最熟悉不过了。看着眼前的老孙,他突然很想知道老孙此时的年龄。毕竟在史学界,老孙的生卒年一直存在争议。当然,这个时候,他跟老孙不是很熟悉,不方便问。

“小郎君,你在想什么呢”?

老孙的话让他突然回过神来,见老孙在问自己,他只好回答道:原来您是药王啊!

药王?谬赞了。

不不不,晚辈在家师那里听说过您,家师说您配得上药王这个称谓。

敢问令师的尊姓大名是?

见老孙在问自己的师父是谁,唐云的脑袋立刻就疼了起来,然后他就立即蹲下,然后不停的摸头,一副头痛欲裂的样子。

老孙见到眼前的这个少年头痛欲裂的样子,赶紧放下背篓,然后蹲下来察看起了对方的脑袋。见对方脑袋上的伤口没有出血,便问道:小郎君,你感觉怎么样了?头哪里疼?

其实,唐云头痛欲裂的样子,有一半是装的!他确实是头痛,因为他还没有编好!他不知道该怎么向老孙解释,自己的师父是谁,自己脑袋里的那些知识和经历,是从哪里来的!

这些问题快把他愁死了。他是智商有限公司的,所以在想了几秒钟之后,他决定假装失忆!毕竟刚才他还从悬崖上跳了下来,头还磕石头上了,然后就失忆了!

这是不是很合理?非常合理!特别的合理!

当然,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以老孙的智商,早晚得拆穿他的谎言。

所以,不能都不说,又不能都说。

都不说的话,会引起老孙的怀疑或者说误解。一旦,老孙怀疑自己是番邦的细作,把自己送到当地的衙门,让衙门就地正法。

自己死了,能离开这个时空,回到21世纪,那还挺好的。

可是自己死了,不能回到21世纪,灵魂只能飘荡在唐朝,或者说灵魂去了其他时空,那就得不偿失了!

如果他把自己的底细全告诉老孙,他是从21世纪穿越过来的,估计会把老孙吓着。更有可能的是,老孙再心地善良估计也会对他心生嫌隙。毕竟,人对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恐惧的!

所以,还是按照老规矩,真话说一半,假话说一半,让他孙无法得知自己的底细。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人分不清楚。

至于自己的师父是谁,他也想好了。他是文科生,可是以后在同老孙打交道的时候,难免会说一些理科类的东西。

为了不让老孙或者这个时代的人们,误认为自己是墨家或者说是其他诸子百家的人,他决定自己冒充是科学一脉的传人!

他还决定把文科和理科,以及语文数学英语,都归纳到科学里,这样子他就可以向老孙解释自己的师门和由来。

自己是科学一脉的传人,家师是科学一脉的掌门,家师喜欢喝酒,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人送外号:醉逍遥!

于是他便告诉老孙,自己的师父是:醉逍遥!

醉逍遥,这个外号,老孙从来没有听说过。想了很久,也实在是想不起来是谁。

除此之外,唐云还告诉老孙,他有100多个师叔。这100多个师叔,不一定是他师门的,也有不少是他师父的好友。

他师父要求他那些师叔,每个人必须教会唐云一种本事,否则就跟他们绝交!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唐云什么都懂,却什么都只懂一点的原因。毕竟,现在的唐云,身体年龄才12岁左右,还是一个小孩子,就算再聪明,也不可能全部学会那100多个师叔的本事。

而且在半个月前,他师父得病仙去了。他不得已离开了那个茅草屋,那个茅草屋只有他和他的师父两个人居住。至于那些师叔,他们都一起出远门,去做一件很重要的大事了。

那件事情特别重大,以至于需要整个师门全部的力量才行。所以,就只剩下了他们师徒二人留在茅草屋了,一老一少,就是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更何况还要走远路。

那些师叔是在入冬前就出发了的,给师徒二人留下了足够多的食物,而且每个月都会派人来送物资。但是没想到他师父却在半个月前病逝,他原本可以留下来等着师叔们回来。

可是在他准备把师父埋葬的时候,山上发生了雪崩。在雪崩到来之前,他只能带着一些食物和乱七八糟的东西赶紧离开,都来不及埋葬他的师父,山上的雪就把茅草屋给埋了,然后山上又发生了滑坡,这下就彻底没办法了,他只能慢慢的向北方走去,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