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楔子(1 / 2)

凡中旅 桦雨 1268 字 1个月前

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共掌三界:仙界、人界和冥界。

人间疾苦、尔虞我诈,王母娘娘心中充满了忧虑。

一日,凌霄宝殿众仙齐聚。

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端坐在凌霄宝殿之上。

大殿内正回荡着阎王冥川君汇报地府工作沉稳有力的声音。

殿中香烟袅袅,空气中弥漫着严肃的气息。

站在阎王冥川君身后的霜雪仙子,一头银发如月光静静垂落的美女,今天却似乎有些心不在焉。

她目光悄然落在了阎王的身上,那分外留意的眼神,宛如寒冰之中绽放的一朵暖意融融的花。

只因,在今日大会开始之前,阎王冥川君匆匆赶往凌霄宝殿,在殿门口不小心撞了霜雪仙子一下。

那一刻的接触和连连道歉声,如同一颗小石投入霜雪仙子平静的湖水,激起了她心中层层微妙的涟漪。

从冥川君工作汇报中,霜雪仙子听出了他是个有血有肉、肩负重任的男子。

她欣赏他。

大殿之上,王母娘娘微闭双眼,轻抚着额头,待阎王冥川君汇报结束,缓缓睁开的眼闪烁着慈悲,不禁感慨道:“人间百年,生死轮回,众生皆有善恶之分。”

片刻后,王母娘娘看向阎王冥川君,问道:“阎王,请问凡间近百年积德多少?积恶多少?”

此问一出,阎王不禁眼眉一挑,低头沉思,心想此问题好刁钻,谁会想起来要统计这么具体数字呢?就算有这个心,也没这个闲工夫啊!想必王母此问只是想了解凡间积德积恶一个对比情况。

殿内安静得可听到微风吹来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众仙静待他的答案。

王母娘娘投来了期待的眼神。

“阎王?”玉皇大帝低沉地唤了一声。

霜雪仙子关心地看着他笔直有力的背影。

阎王眼一闭,缓缓又作了一个长揖,低头恭敬地回答:“回玉帝和王母,这人间百年,积德和积恶之数,好比盛夏一夜萤火虫和繁星之数。”

王母娘娘眉头紧皱,头脑昏沉,整个上半身在凤冠重力牵引下向宝座一侧依去,单手握拳撑着愁容满面的脸。

殿中,瞬时传出碎碎重复的叹气声。

玉帝心情沉重地转头看着王母娘娘,发现其完美的发际线处多了一根泛着白光的烦恼丝。

站在第一排的阎王冥川君回答完毕,抬头也无意发现了王母娘娘发际线处微妙的变化。

烦恼丝似有灵性,察觉出有几双眼睛盯着她,娇羞地缩成了一个小圈圈,贴在王母娘娘的额前。

玉帝心疼之极,问:“阎王,你说说积怨严重的地方是哪里?”

阎王冥川君庆幸判官任怨平日里工作汇报做得好,清了清嗓子说:“人间处处有恩怨,要说积恶最严重之地,要数龙腾国和荣辰国。两国国土资源丰富,兵强马壮,但两国积恶甚多!”

玉帝道:“这两国每积恶百件,便让他们的母亲河水位下降一毫米。如此这般,按此比例递减,直至河床裸露,涓滴不存为止。”

此言一出,殿内的众仙家都默然无声。

“这不仅是对两国的惩戒,更是对所有生灵的警示——天道酬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希望通过这样的天譴,让两国人民能够觉醒,从而回头是岸。”玉帝目光坚定道。

王母娘娘的眼中闪过一丝不忍,提起精神正坐了起来,“或许我们应该派遣一位仙使下凡,去教化教化百姓。”

玉帝闻言,从鼻间发出一声悠长而带有些许无奈的叹息,反驳说:“唉,凡人的心性啊,总是难以捉摸。即使他们知道什么是善良和正义,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观世音菩萨屡次涉足人间,以慈悲为怀,但那些凡人仍旧恶习难改,积恶余殃。”

王母娘娘语重心长地说:“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长久的耕耘与耐心。我们不能因为它收效缓慢就放弃努力。”

玉帝沉默片刻,然后摆了摆手,眼神扫过在场的众仙家,悠悠道:“也罢,罢了!不知在座的诸位仙家中,有谁愿意担此重任,前往尘世之间,教化那群执迷不悟的百姓?”

大殿之内,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众仙家彼此交换着复杂的眼神,似乎每个人都心怀志愿,却又各自迟疑不决,因为谁也不愿意主动承认自己工作不忙。

洞悉了在场众仙的顾虑,玉帝露出一丝温和的笑容,柔声说道:“我明白各位都有各自的忙碌,有谁愿意抽空前往人间教化百姓?”

然而,玉帝的话语之后,大殿再次回归了寂静。

众仙家仍旧默默地互相张望,谁也不愿意主动承认自己能抽出空来。

王母娘娘见状,沉思片刻后,将目光放在霜雪仙子身上,又沉思片刻后,她的目光最终落在了雨泽仙人身上。

“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