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2 / 4)

回去。

玛丽亚笑眯眯地在旁边插话道:“巴迪·瑞奇18个月大就能打鼓了。”

“没错,”鲍勃笑着说,“他是全世界最伟大的鼓手,但你不需要一个四岁就上台演出的女儿,对吧?”

玛丽亚笑着点点头,回答道:“好吧,我们确实不是冲着把她培养成巴迪·瑞奇去的——”

乔琳插话道:“先生,林戈怎么样?”

“如果你真能打成林戈那样,小孩,”鲍勃挑眉回答,“你就很可能会在《现代鼓手》杂志上有个专访了。你会被所有乐队疯抢——别小瞧林戈!”

于是,乔琳成为了曼彻斯特青年剧院公司鼓手兼迪伦&墨丘利影音商品店店主的第6个11岁以下的学生。

“前5个人都是谁?”

“我儿子,我侄子,我朋友的女儿,我姐姐丈夫的侄子,还有隔壁房东的孙子。”

乔琳很难确定他这里到底是儿童音乐教育班,还是什么托儿班。她希望是前者。

在走之前,鲍勃塞给她一张唱片。“这是Fanny乐队的唱片,”鲍勃解释道,“我知道,我知道,玛丽亚,别这么看我,这名字是不太文雅,但她们叫这个名字绝对是为了女权主义的目的——挑衅性的——不管怎么说,她们是摇滚史上最被低估的乐队。乔,仔细听听,看看你是否喜欢。如果你喜欢的话,好好听听爱丽丝·德·布尔是怎么打鼓的。”

范尼在英式俚语里可以是在说女性的生殖部位。但毫无疑问,这支活跃于70年代的全女性摇滚乐队选这个名字是有原因的,她们想强调她们的女性身份,她们特意拒绝了销售女性性感形象的商业策略,全身心地专注于音乐。

鲍勃选择这支乐队介绍给乔琳是有深意的:一方面她是个女孩,更容易在女性音乐家身上找到榜样;另一方面,他发自内心地认为范尼乐队的鼓手爱丽丝·德·布尔是摇滚史上最被低估的鼓手。

诚如鲍勃所料,乔琳立刻迷上了他给她的范尼的第二张专辑《Fanny Hill》,并且开始跑到迪兹伯里旁边的各类唱片店里寻找范尼的其他唱片。

这不是一个特别容易的任务,毕竟她们出了五张专辑就解散了,还是一支美国乐队。

但这也并非不能完成,毕竟她们曾经是第一支在大厂牌(华纳)发行专辑的全女性摇滚乐队,也是最早在Billboard榜单上排到前40名的乐队之一,在商业和评论上都取得了一定成功。

在忙碌很久后,她终于凑齐了她们在英国发行过的全部录音室专辑,还找到了大部分单曲,甚至还有两张盗录的现场专辑。

与此同时,她的架子鼓课程也已经正式开始了。鲍勃让玛丽亚为她准备了一对最常见的5A尺寸的鼓棒,但没有让她买任何鼓组,只是要求她每周三天到他的教室去报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每周三天的教学加练习计划变成了每天1-2小时。等到第二个月的时候,乔琳也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架子鼓。

到第三个月时,也就是圣诞节前,约瑟夫把阁楼腾空了,给它贴上了厚厚的隔音材料,还把门缝下都塞上了地毯之类的边角料,好保证邻居不会被她打鼓的声音逼得发疯。

乔琳也跟着做了一些装饰,比如房间中间吊着那个捕梦网就是她亲手编的,还有新安的窗框上丙烯颜料画出来的鲜花图案,那也是她亲手画的。当然,那是玛丽亚先勾了底稿,乔琳负责涂色,然后玛丽亚再花了些时间把它们完善。

乔琳甚至把约瑟夫当做圣诞礼物提前送给她的黑胶唱机和立体音响都搬到了阁楼上,现在那儿已经是她的超级活动室了,她的一切秘密小活动都将在这儿进行。

“哇哦!”诺埃尔打量着墙壁上贴着的海报和手绘图案,忍不住惊叹出声。他们真的在这儿做了很多艺术工作!鲜花、蝴蝶和植物为主题的墙绘看起来纷繁复杂,但乱中有序,简直漂亮得像是某种应该搬进艺术馆的作品。

他由衷地有些嫉妒了,他现在还跟弟弟挤在那个不到10平米的小卧室里呢!

乔琳骄傲地指着墙上的番红花图案说:“瞧!这个是我自己画的!”

“真的吗?”他看着这朵非常有艺术气息的花,它看起来不是很形象,但有种特别艺术性的美感。于是他怀疑地眯起了眼睛,质疑道:“真的不是玛丽亚阿姨先画的草稿?”他无法相信一个10岁孩子画得出这玩意儿。

“真的!”乔琳快要跳起来了。她激动地握紧了拳头说:“真的是我画的!”

诺埃尔看着那朵淡紫色的番红花,点点头承认道:“好吧——你还不错,至少如果你鼓打得不行,你还可以开始专心画画!”

“我当然打得很好!”她翻了个白眼,“为什么你总要这么说?”

“因为我一次也没听过你打鼓,”他轻巧地同样回复了一个白眼,“我花了太多该死的时间在建筑工地上浇水泥。”

好吧,他说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