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卷起来了(1 / 2)

薛璐璐站在首都大学的校门口,眼前是那座庄严而古老的石碑,上面刻着金光闪闪的校名,她的心中充满了激动与自豪。

曾经这所全国知名的学府对她来说,就是通往成功的大门,在她的心里格外的神圣。

现在她终于考了进来!

“璐璐!愣着干嘛?快拍啊?”

社团的同学催促着:“是不是还不会用相机啊?用不用我再教你一下?”

薛璐璐赶忙扬声道:“不用啦!我正在找角度呢!”

她赶忙将相机举了起来,找到以前在杂志封面、网页上经常看到的首都大学校门的角度,“咔咔”拍了几张照片。

“行不行啊,咱们的胶卷可是有限的……”有个小姑娘嘟囔。

今天报社出来采风,以校园人文风景带给学子的影响为主题,大家挑选了几处环境好、有代表性的地点拍照。

拍照一事对于现代人再简单不过,因为有手机,大家在拍照上的的美商都挺高。薛璐璐真正感兴趣的是老式胶片相机,拍照的学姐看薛璐璐对相机好奇的样子,提议让她拍几张。

不过薛璐璐已经拍了两处了,这让其他没有沾到相机的同学着急起来。

薛璐璐把相机还给学姐。

“洗出照片看看好不好吧,如果不行我可以出胶片的钱,就当是借了相机自己玩的。”

薛璐璐客客气气大大方方的说完,那些有些怨言的人也不再说什么了,大家都想摸摸相机试着拍几张,可要是都出胶卷钱,有些人可不愿意了。

学姐也赶忙道:“咱们报社让大家出来采风,就是为了锻炼大家的,以后还有很多机会拍照,这个钱肯定不会让大家自己出的。”

一行人继续往规划好的其他地方走,薛璐璐心里却小小的叹了口气。

社团里常常有一些小摩擦。大家来自于五湖四海,而且有点地方信息非常封闭。对一些信息差大家的接受度往往那个不同。

最可怕的倒不是来自于相处时的摩擦,而是有些人明明在错误的方向,却因为执拗和信息封闭,以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态度往上冲,同时卷死所有人。

这才是让薛璐璐最难受的地方。

她原来以为来到首都大学,她就可以放下手中的书本,享受一下悠闲的大学生活,却发现这里的竞争压力远比普通大学要大得多。

每个同学都是牟足了劲来的,个个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他们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在各种社团活动和比赛中都表现出色。

就算确实有能力不足,但是也异常积极,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她的同学们似乎都在自发地卷着。

薛璐璐被迫也卷了起来。

她原本以为凭借自己的经验可以轻松应对这里的学业,可没想到,这里的课程难度远超过她的想象,而那种卷起来的学习态度又让薛璐璐感到自己如果不卷,既不合群,也与这个环境格格不入。

她感觉自己失去了方向感,对大学生活不知如何规划。这让她分外有压力。

她似乎比大家都成熟一点,知道历史的走向,知道做什么更有“钱途”,可裹挟在这时代的洪流里,又似乎什么都不知道了。

闫彩霞毕业后,村子里承诺她能够直接回村里唯一的学校工作,县里则承诺能够提供国企工作。只要她肯回去,工作是不用愁了。

她现在拿着县里的奖学金,事实上在学费方面压力不大。她主要是想提前赚钱,补贴家用。

她对自己的规划也是尽量多的赚钱。

郝荣华没啥大志向,她毕业了也分配工作,现在她才是真的享受大学生活,天天到处跑,社团太多了,整个人都异常忙碌。

何安让薛璐璐静待英语竞赛的成绩出来,自己开始准备学院的物理知识竞赛。薛璐璐了解到这个竞赛是国际性质的,如果能够拿到名次,对于出国很有帮助。

薛璐璐看着同学们忙碌的身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焦虑感。

她开始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了。

薛璐璐拿出自己的规划案,如果按照何安预想的靠英语竞赛成绩作为噱头,那么他们从筹办到招生,起码要到明年才能实施了。

薛璐璐在本子上花了个叉。

如果说要从英语竞赛上显示自己的优势吸引学生来学习,其实本身就不够完善。

毕竟他们两都不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要说优势,必然没有本专业学生更有优势。

薛璐璐他们相比较别人,最大的优势在于薛璐璐在未来身经百战、接受了无数的培训班教育后,融会贯通的学习方法。

这些是后世诸多教育培训机构摸索出来的,适应广大学子的学习方法,具有普适性,也很容易推广。在提高成绩上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才是薛璐璐办学习班真正的优势所在。他们拖着等英语成绩无异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