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还没和好(1 / 2)

日子在忙碌中过得飞快,转眼便到了月中。

这几日窦凌霄依旧带着村里的姑娘和妇人们上山,她们几乎把小北山外围一圈的野生辣椒都摘完啦!

再加上窦家地里种的,如今的老宅里就数干辣椒和鲜辣椒最多。

等剩下的绿辣椒再红一批,她们这拨人还要再进山哩。

大自然的馈赠,不要白不要啊,窦凌霄储备辣椒的同时还能帮助村民致富,这可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

要不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河沟村多的是宝贝!

今儿窦凌霄不用去摘辣椒,她指导完杜新腿部的动作后,便留他在院子里练习,而她自己则拿着一袋子饱满的辣椒籽往窦长富家走去。

刚好才走到,窦凌霄便看到窦芙蓉端着两个摞在一起的空碗从二房的院门口出来。

“诶?长姐,你怎么过来了?

我娘刚还说,让我给二伯送完早饭就给你们送点肉臊子过去呢!

那个臊子我们早上拌面了,加点酸菜小笋,味道一绝!”

“是吗?

那我来了,你就不用再跑一趟啦!

整好我们好久没吃面了,今天中午就安排上肉臊面。”

三房打从独立出来自己赚钱后,胡彩云也愈发的大方了起来,再也不见抠抠搜搜的模样。

她每天都要买新鲜的食材给第二天摆摊做准备,所以天天都要往老宅送东西。

有时候是包子,有时候是饺子,还有时候是炒好的肉菜或者直接送一块儿肉。

总之,她这种友好又大方的态度也越发的拉进了两家的关系。

如今在老宅四口人的心里,窦长富一家就是他们最亲,也最值得信任的亲人。

窦凌霄说着话,眼睛不自觉的往二房院子里瞟了眼,“窦长贵咋样了?”

对于长姐不叫“二叔”这事儿,窦芙蓉表示很理解,她忌讳莫深的拉着姐姐回到了三房的院子里才说:

“不咋样,比叫花子没好多少”

“啥意思?李红叶现在还没跟窦长贵和好吗?”窦凌霄很快捕捉到堂妹话里的意思,她再次问道。

窦芙蓉晃了晃手里的碗给窦凌霄看,撇着嘴叹道:“人啊,就是不能做坏事,不然一准遭到报应。”

“长姐,我跟你说,要不是我爹我娘心眼实,愿意出力去照料二伯,他估计现在身上都要长虱子长蛆啦!”

窦芙蓉看厨房里有爹娘在忙活,索性把碗放在木盆里,直接拉着窦凌霄去了自己的小卧房。

她一边给姐姐倒水喝,一边儿继续吐槽:

“要是不知道实情,光看着二伯如今的模样,那谁见了都要觉得于心不忍。

长姐你是没看到哇!

二伯躺床上快半个月了,二伯娘根本就没管过他,更过分的是,她还不许窦玉山和窦玉田帮忙。

二伯身上摔伤的地方被粪水浸泡了后,好几处伤口都发肿流脓,他连擦洗的水都没得用。

我二伯娘也是真狠心呐,居然把厨房锁着不给二伯进”

窦凌霄听明白了,水缸在厨房,李红叶不管窦长贵吃喝还锁着厨房门不给用水,确实挺狠。

“那他现在只能靠你们管喽?”

窦长贵只是断了一条腿,就算身上有伤也不至于无法动弹,他不能挑水,难不成还不能自己擦洗?

无非是窦长富这个冤大头心软老实,他就可劲儿使唤人家呗!

窦凌霄没有说透,心里却将窦长贵狠狠地又鄙视了一番。

窦芙蓉点着头应道:

“分了家也不消停,每天都是我爹挑水送到二伯屋里,还给擦洗和帮他上药。

要不是我娘死活不肯,我爹还要把二伯换下的衣服带回家洗呢!

我爹就是太善良老实了,唉”

窦长富不是天天都去码头,他在家的时候也会去老宅劈柴或者挑水,但他从来不提窦长贵的事儿。

要不是窦芙蓉今天跟窦凌霄说这些,她还真是不知道,半个月过去了,李红叶跟窦长贵还在冷战中。

窦凌霄不可怜窦长贵,也不觉得李红叶心狠,他俩半斤对八两,谁都不是善茬。

唯有活该二字送给他们最合适。

聊完这些,窦凌霄终于记起正事儿了,她来到厨房把辣椒籽交给窦长富:

“三叔,这是辣椒籽,地里的麦子收完了,我也不打算再种粮食了。

你去村里找几个叔伯帮忙,把这些辣椒都种下去,顺便帮我重新雇两个人专门看管我家的地。”

窦长富接过袋子掂了掂,“这么多都要种了啊?”

“嗯,全种完,以后酸辣笋和泡椒笋开始售卖了,辣椒的用量会大幅度增加,光是菜园子里和院子里的辣椒,都不够塞牙缝”

“嗯,好,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