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媒人上门(1 / 2)

半个时辰后,果然来了一个穿着打扮都颇为讲究的婆子。

李霜花和窦大庄夫妻俩看着那婆子进门,皆是笑的一脸褶子。

窦玉芽立在爹娘的身边,她很敏感的捕捉到,正在打招呼的婆子虽然嘴上在跟爹娘说笑,可眼睛却在肆意妄为的打量她。

李霜花见闺女跟木头桩一样,赶紧借着拉她胳膊的动作,暗暗拧了一把,她一边面上带笑,一边咬着牙吩咐:

“玉芽,这是你李婆婆,赶紧打招呼啊!”

窦玉芽抬头与李婆子对视了一眼,在她充满打量的神色里低声喊了句,“李婆婆好。”

李婆子闻声,眼底掠过一丝满意的光泽,她微笑着点头回道:

“哎呀,这就是窦家的玉芽吧?

啧啧啧,果真是个标志的姑娘呀!

瞅瞅,这小模样真俊呐!

李婆子我走南闯北,见过不少待嫁的闺女,像你这样温柔知礼又乖巧端庄的,可真是不多见哟”

此话一处,窦玉芽的心彻底凉了。

若说在此之前还抱着丝丝侥幸心理,现在便是当面扇他一耳光,彻底将她的希望打碎。

她垂下头跟在父母身后,脸上漾起一片焦灼和无奈。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前方的路她又该何去何从呢!

窦大庄在一旁听着李婆子的话,心中早已乐开了花,他忙不迭地附和:

“哪里哪里,李婆子您过奖了。

这丫头从小就被我们夫妻俩捧在手心里,虽说是粗茶淡饭养大的,但性子倒也温顺贤淑。

玉芽的针线活儿、家务事样样都能拿得出手。

唉,只可惜我们家境一般,总怕委屈了闺女,若能寻个好人家,我们也就安心啦。”

李霜花接过话茬,眼眶微湿,看似惋惜实则急切地说:

“是啊,要不是玉芽年纪到了,我们夫妻俩也舍不得这么早把她嫁出去”

窦玉芽听着父母的夸赞和惺惺作态,心中除了五味杂陈,更多的恶心。

她出生后就被丢给了爷爷奶奶,一口奶都没喝过,长到十三岁被迫回到父母身边,结果换来的不是愧疚和怜惜,而是肆意打骂。

她什么时候有过尊严,什么时候有过自由?

亏他们夫妻俩还能装出一副舐犊情深的模样,真真的叫人恶心至极!

李婆子听了夫妻俩的话,她看着窦大庄夫妇,语气得意地说:

“两位放心,我既然来了,自然是替玉芽姑娘寻了一门称心如意的好亲事。

我那东家可是滨水镇有名的吴大善人,他家的小辈个个才貌双全,家教严谨呢!”

后面的话就不适合窦玉芽再听了,因为他们要开始谈“筹码”。

窦大庄回头吩咐,“玉芽,去看看你大嫂如何了?”

窦玉芽没办法继续听,只能先点头离开,但她须臾后又折回了堂屋的窗台前。

事关她自己的一生幸福,她必须把原委弄清楚。

屋里的三人还在侃侃而谈,短短两刻钟的功夫就你来我往的将“筹码”定到了六担彩礼外加十六两白银。

六六大顺,这可真吉利啊!

炎炎夏日,窦玉芽如坠冰窖,不仅浑身冒虚汗,就连手脚都冰的骇人。

李婆子没走,她还不敢离开家,只能悬着一颗心等到把李婆子送出了门才敢找个借口出去。

她来到跟杜新时常见面的后山小河边上的大树下。

果然才到那里就看到杜新正捧着一包新鲜的桑葚在笑,“玉芽,你终于来啦,我都等你好久了,还以为你今天没法出门呢!”

结果,这话没换来小姑娘的笑,却换来她瘪着嘴红了眼眶。

窦玉芽在家不敢哭也不敢表露自己的不愿意,只有在看到杜新后,她才敢将心里的委屈和憋闷以及不甘发泄出来。

她蹲在地上抱着膝盖压抑的痛哭,这可把杜新吓得脸色都变成灰白。

打从他们二人当着窦凌霄的面说出彼此的心意后,这姑娘从来都是欢声笑语,今日突然这般模样,怎么能不让人担忧!

杜新放下桑葚,快速的蹲在了窦玉芽身前,他轻轻拍着小姑娘的后背,低声哄道:

“不哭,不哭,天塌下来还有我给你顶住。

再难得事儿也有我替你挡着啊

乖,别哭啦,一会儿眼睛发肿,回家就不好交差了”

窦玉芽抽泣着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杜新,断断续续地倾诉起来:

“杜新哥,我……我怕是要嫁人了。

方才家里来了个李婆子,她是来给我说亲的,我爹娘已经……已经把我许给了滨水镇的吴家次子。

说什么‘大善人家’,什么‘才貌双全’,可我……可我只想嫁给你啊!”

她一边哭一边紧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