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一桶金!(1 / 2)

下乡也有不同的情况。

一种是普通人响应国家政策,比如说沈家。

但林秀梅和沈茵都知道,姜爱霞明显是去“镀金”的——她的成绩不好,能走关系进来当护士,就算顶天了。

但姜爱霞脾气大,人又娇气,看不上护士的工作,偷懒耍滑不说,有几次还差点给病人分错药,把林秀梅吓得半死。

林秀梅是坚决要求把姜爱霞调到其他地方去的,但其他轻松一点的科室也没人愿意要她。

最后还是姜父出面,各种找人托关系,最后定下来,先把姜爱霞送去下乡,做出点成绩来,回来之后再把她调去药房。

林秀梅对这个安排其实很无语,姜爱霞给病人分药都能分错,还去配药?

不过好歹是把这个烫手山芋甩出去了,她也就没再发表意见。

沈茵看着林秀梅悄咪咪暗爽的表情,便把事情猜了个七七八八,微笑道:“啊,这倒是巧了,我爸妈也想让我下乡呢。”

“你也要去?不是你妹妹去?”林秀梅面露讶异,她记得沈茵的妹妹还在上学,这种情况家长一般不都让还没工作的孩子去吗?

沈茵轻飘飘地说:“对呀,大概我妈太想让我进步了叭~”

林秀梅没听出来她话里的深意,倒是想到另一层去了。

她略微沉吟了一下,才道:“行,我跟院长说说看……你可能不知道,咱们院有几位专家年纪大了,过几年就要退了,最迟明年后年就要带徒弟的。咱们护士班里,我最看好的就是你。”

这下轮到沈茵惊讶了。

听这意思,林秀梅不仅是支持沈茵下乡,甚至是打算等她回来就推荐她去做医生。

医生不仅工资高,而且前景比护士要好得多。如果是小医院,可能还稍微好转一些,但在军区医院这种大医院,哪怕她下乡表现很好,林秀梅也要花不少功夫才能把沈茵转出去。

其实,沈茵昨晚已经考虑过,现在下乡是个不错的选择。

别看下乡运动看起来轰轰烈烈,但其实已经到了尾声,明年就要恢复正常高考了。

沈茵前世是双硕士加博士在读,这辈子自然也是要读大学的。

现在去当一年知青,十八岁回来高考,还可以争取加分,。

换句话说,沈茵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只是不可能轻易对吴红兰和沈娇娇轻易松口。

但碰见林秀梅,跟领导通通气总是好的。

只是沈茵没想到林秀梅愿意这样帮她,倒是真的被感动到了。

她真诚道:“林姐,谢谢您。”

林秀梅摆摆手:“不用这么客气,年轻人下乡锻炼是好事,我也是让你安心去。不过小沈有件事你要记住,守多大碗儿吃多大饭,遇事不要逞能,比如说这个食堂豆浆的事……”

沈茵哭笑不得,解释道:“林姐,这事我是真有办法。”

在林秀梅怀疑地目光中,沈茵脸不红气不喘,讲了一个大姨家所在的大队今年大豆丰收,相当有富余的故事。

这事当然是真的,沈茵她大姨前几天也确实来过,还给吴红兰捎来一罐黄豆。

至于大姨家的大队上具体富余多少,沈茵是不知道,但也没必要知道,反正她空间里肯定有两百斤嘛~

林秀梅这下倒是信了,毕竟每个村子的生产情况不一样,有的村子遭灾,但不代表所有村子都会欠收,只是现在信息闭塞,大家不知道去哪里收而已。

“你大姨在哪个村啊,我跟老王说一声,让他派人去收。”

现在不允许倒买倒卖,但医院食堂是有收粮的资格的。

“哎呀,还费那个劲干嘛呀。”沈茵勾了勾唇角,露出乖巧的梨涡:“我大姨写信说这几天就要来探亲的,信里说一共就一两百斤豆子,既然咱们院能收,我写信让她带过来不就得了。”

林秀梅点头同意了:“行,那我跟老王说。”

如果是收一两千斤,那还要再打报告征询上级领导的同意,但一两百斤根本不算事。

一斤豆子可以磨十斤豆浆,一两百斤豆子就是一两千斤豆浆,省着点够食堂用一两个礼拜,正好这段时间王主任也能再去其他地方收新豆子。

沈茵给林秀梅的印象一向是漂亮乖巧,就是有点木讷,今天小姑娘的脑子倒是突然活了,像是打通了什么任督二脉。

不过林秀梅觉得这样也没什么不好,聪明好啊,聪明才能不被人欺负!

林秀梅办事一向风风火火,很快就把这事跟王主任说了,算是解了食堂的燃眉之急,王主任立刻就同意了。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空间里的黄豆苗茁壮成长,开花结果,长出了沉甸甸的豆荚。

第七天的时候沈茵趁着晚上值班不忙,花了大半夜摘豆叶、剥豆荚。

让人惊喜的是,这豆子比沈茵种下去的种子要大上不少,豆香浓郁,生嚼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