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佛衣(1 / 2)

离开金府后,季明同狗娃子说道,“能教的我都教给你了,以后全靠你自己了。”

“这次收的衣裳都是好的,可以拿到隔壁县去兜售,收卖衣服的地方不要隔太近,要是被人看到了,会影响到后期的生意,现在天色还早,你再去多收一些。”

说完季明又拿出2两银子给狗娃子道,“我再给你一些本钱,到时候赚到的银钱对半分,你有没有意见?”

“没有,没有!”狗娃子说完心中还是有些忐忑的,虽然季明领着他做了两天,但这么快就单打独斗,怎么会不紧张。

同狗娃子交待完后,季明来到布坊,要了两匹白棉布,三两茶叶。

买完东西后,回到牛车这里。

马爷还要晚些才回去,季明搭了个附近村的牛车,等到了路口的时候再自己走回去。

把东西暂时放在家里,季明先去找张如山。

张如山刚从易夫子的书房出来。

“你之前不是想要个赚钱的机会吗?”季明问道。

张如山眼前一亮,问道,“什么机会。”

季明也不多说,只提了下活佛年,然后说道,“我买了几匹布,等染完色,你再往上面写佛经,我要做成佛衣来卖。”

“佛衣?”张如山问道,“要抄哪一篇佛经?”

季明笑道,“这个得问你啊,而且做成一件衣裳给你100文,你看如何?”

张如山没有马上回答,垂眼思忖片刻才问道,“你总共花了多少银子?我承担6成,到时候佛衣赚多少,分我一半,你看如何?”

季明哈哈笑道,“你确定?我可不保证能百分百能赚到钱。”

“确定。”张如山认真道。

季明点点头道,“可以,但是成本由我来,你写的佛经,但凡有一个错字一个坏字,布料的损耗你自己买下,除此之外不需要你承担别的。”

张如山应下了。

佛经落实后,还得去趟宋家,刚走了两步,季明又回头补充道,“佛经你多找些,写得不一样才好供人挑选。”

宋月华正在地里除草,等季明过来后,同她说了佛衣的生意后,她顿时来了兴趣。

活佛年,要真是百年一次,确实难得,佛衣的想法虽新奇却很合时宜,搞不好真能大赚一笔。

“这个东西仿起来也容易,前期尽可能得多做一些。”宋月华道。

季明笑道,“你就不怕卖不出去?”

“别的还好说,这种囤一囤问题也不大,供奉的时间越长越值钱。”宋月华笑道。

“那你有什么想法?”季明问道。

宋月华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道,“走吧,先回一趟家,好好琢磨琢磨。”

买布染布费不了什么时间,主要是写佛经,再制成衣,这会比较费时间。

“要不,让易夫子也给咱们抄抄佛经?”季明问道。

宋月华马上摆手,“易夫子一个人要教三个班,平时备课且不说,闲了还得抄书,小瑜也是这么个情况,她也不行。”

学堂里的书本从三字经到四书五经,各类书籍,都是从书肆或谢安那里借来,再由易夫子抄留下来的。

活生生给她省了百来两银子,现在每日还在给学堂书房里增砖添瓦,就这种事哪里敢麻烦他老人家。

乙班的白书跟小玉,字迹不如张如山,他们俩也不成。

两人思来想去,只能指望张如山。

佛经抄得慢,做衣裳就不用着急,一般妇人的针细功夫到底还是不够细致。

宋月华道,“让王婆婆来做吧,她本身开过绣坊,小玉的针线就是从她这里学的。”

“王婆婆家还有朱婶子,想来不必担心耽误进度。”季明道,“就是一个人抄佛经太慢了些。”

“量产不成,就慢慢囤着些,到时候再一次性放出去,能赚多少赚多少。”宋月华说完拿出20两银子给季明道,“这些用来买布料跟茶叶,先做这一批。”

20两银子的风险,还是可以扛的。

过了两天,季明把用黑茶染过布料,全部给张如山送去,让他慢慢写。

县城大街小巷的旧衣裳都收得差不多了,狗娃子来回地捣腾,每天也能赚上不少。

就是收上来的旧衣越来越少,得到隔壁县收卖衣裳,两县之间一来一回费的时间也多。

在等成衣的这期间,季明每天都在东山上和金少阳一起,跟着段一刀学武。

东山上的活计也不轻巧,猪场的鸡最近接连发病,大院的人手都调过去清理鸡场。

伙房的饭食就只能挑简单的做一些。

宋月华又想到了谢文武。

前几天,谢文武抱着成语大全,说是能全背下来的。

谢文武大脑的发育情况,宋月华还是很清楚的,原本估摸着至少到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