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帝王至尊(1 / 2)

其响盖过火铳之声,甚至手雷之威,竟在此一炮中显得微不足道。

李安他眸光如炬,步履如风,于那冶金之果——大炮之旁细细察看。

他欲确知,在那铿锵有力的一击之后,此神兵是否安然无恙。

经过一番悉心审视,大炮的完美无瑕,令李安心中顿生激荡的波澜。显而易见,这铸造之技,果然已臻至巅峰。

在此刻,梁青云亦从先前的震惊中慢慢回神,眼中闪烁着如繁星般的狂喜光芒。

若非深知身为帝王之尊,恐怕此刻他早已命人将此绝世兵器运回金碧辉煌的皇宫之中。

“此物之轰鸣,实在震耳欲聋。倘若置于沙场之上,其效或将出人意料。一响之下,仇敌之骏马必将骇然失色,四散奔逃。”梁青云笑中藏刀,似是畅想战场上的威风。

李安却是无奈叹息,眼前这位女君,竟将如此神威的兵器视为仅能造就声势的儿戏。她哪知,这铁炮之力,足以裂石断金,杀力无边。

于是,李安便开口引导,语气中带着一丝难掩的自豪“陛下,请随臣前往,勘查一番那标靶的状况。呵,此炮岂止惊天动地,其杀伤之力,亦非同小可。面对敌骑或守将,此炮或能一击制胜。”

“此炮之力,果真惊人?”梁青云心急如焚,“速速带路,朕要亲眼见识。”

胡人之威,早已压境,时局紧迫。梁青云心中对武器的渴求,如干枯之地盼雨露。若此炮果真威力非凡,他决意不惜一切,将其纳入皇家侍卫之中。

众人随后直往靶场而去,原本大炮所在之地,已由影卫严阵以待,铜墙铁壁般的防卫,无人得近。

李安与梁青云一路行至靶场外围,那里已放置了诸多标靶。远望之下,仅见零星几处被击落。然而,当众人走近,方知大炮之威,有如神罚降临。

仅见那些模拟的假人,已被震得支离破碎。虽然它们外裹稻草内藏木质,足以抵御寒刃,但面对铁球之威,仍是不堪一击。细数之下,几十个标靶已毁于一旦,非是断臂就是截腰,悲惨之状,令人瞠目。

梁青云目睹此炮之威,震撼之情溢于言表,唇边颤抖不已,惊声道“此、此、此乃何等神威!”

李安对此只能苦笑摇头,心想这位君王,至今方觉大炮非同小可,不知是赞其想象奇特,还是其心之宽广。

“陛下,此炮威力,可还满意?”李安微笑着询问。

梁青云心头战意高昂,自信满满地回应“满意?呵,此神兵若横扫战场,无疑将是逆天的利器。无夸之言,朕若在城墙之上架设数尊,哪怕敌军如海潮般汹涌,朕亦岿然不动。”

李安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女君之喜悦,便是他之欣慰。她的兴奋,何尝不是他的喜悦?

随着梁青云的豪言壮语,李安的脑海中亦开始勾勒出一幅幅战略图景——这大炮,不仅能御敌于国门之外,更有可能开创一片新的帝国辉煌。

“然而,此物若称之为加长版的火铳,似乎并不尽合适。朕本以为不过是火铳之变种,而今看来,却是天差地别。”梁青云目光如炬,洞察了这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异。

火铳虽然杀伤力十足,但仅能一击一人。而此炮一发,便是横扫千军,一片片敌骑倾倒,堪比百户所之力。

“呵呵,称其为加大版火冲,不过是便于想象罢了。此物尚未有名,陛下不妨赐之以名。”李安回答道。

他心中自有此炮之名,但更愿意看到君王亲自为之命名,感受那取名之喜。

果然,梁青云一听此物未命名,立刻兴奋不已“观此炮形态之壮观,虽威力无边,却与古炮无异。特别是底下的双轮,实在是独具匠心。唉,你这登徒子,能不能换个新颖形状?”

听着梁青云的埋怨,李安无语凝噎,心中暗笑“好家伙,吾皇威武!”

陛下,您的想象宛如天马行空之壮阔,历史以来,此器形状不变,何能归咎于臣?但显然,这般话语非吾等臣子所能直言。李安只得收起心中的无奈,以一笑掩过心声,轻轻摇首。

“陛下,恐您忧虑过甚。此炮与他物非同源,非仿制而生。细观其构,岂非与火铳有那分别同中之妙?实乃火铳之衍进与放大。陛下若将思绪牵于他方,臣难以为力。至于下方之轮,实乃马车之轮,有此一对,便可使炮如行云流水,于战场自如穿梭,大增机动之利。”

四周早已无他人,只余君臣二人,梁青云亦无所顾忌,言辞放肆。听李安如此解释,心中顿悟,似是自己思想被此狡猾之臣带偏。

于是,她巧妙转移话题,不再追究“朕观此炮,威力非凡。不名之‘威武’二字似乎不足以概其全。但待朕再思之。”

梁青云托颐沉思,脑海中寻索着更贴切之名。片刻后,心中灵光一闪,她拍案而起“有之!天地乾坤,包罗万象。此炮非凡,堪称天工。取乾坤二字之一,曰‘坤’。名之‘威武坤’,如何?”

此言一出,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