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欺君之罪(1 / 2)

一个简单问题,经六王爷刻意放大,梁青云亦不禁为李安捏一把汗,毕竟欺君之罪非同小可,众臣面面相觑,无人再敢发声。

“呵呵。”

李安冷笑一声,从容道:“六王爷何必急于定论,今日本是共商抗洪大计。若真有欺君之罪,依大梁律法惩处便是。”

李安的承诺让六王爷难掩得意,摆出一副正义凛然的姿态:“李大人,不负我大梁护国大将军之名,以身作则。”

“陛下,允许都水监呈报洪水实情吧。”

“传!另派侍卫即刻查明此刻皇城水位!”

梁青云一声令下,小太监尖细的声音响彻金銮殿:“宣都水监觐见!”

随着传唤,都水监不久便携带厚重记录册步入金銮殿。

“微臣拜见皇上。”

梁青云未让其起身,直截了当地问:“报上昨日至今晨皇城水位变化。”

首次入殿的都水监全身颤抖,殊不知,这颤抖将成为绝响。

“回皇上,昨日三尺,半夜升至三尺二寸,今晨已涨至三尺三寸。”

李安闻言摇头,这虚假数据竟如此明目张胆。

而六王爷则欣喜若狂,以为在铁证之下,即使梁青云有意袒护,也无法掩饰欺君的罪责。

“李大人,面对证据,您还有什么话说吗?”

李安明知是六王爷的诡计,却不能当面拆穿,只平静应对。

“都水监是否诚言,记录是否严谨,我无从知晓,但眼前的数据铁证如山,想来皇上派遣的人也即将带回消息。”

“若我计算无误,此刻皇城之内的洪水高度已达二尺六寸。”

他借机瞥了一眼掌中跳动的监控画面,再看看全身颤抖的都水监,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无奈。

‘唉,事已至此,你唯有替你的主子承担这份过错了。’

六王爷见李安仍不为所动,索性展现出难得的宽容。

“既然李大人对都水监的数据有所疑虑,那我们不妨再多等片刻。”

不久,一声响亮的通报划破空气!

“报!测水御卫已归!”

梁青云派出去的人终得归来,她难掩激动之情。

“速速宣进,我要听闻最新的洪水情况!”

御卫洪亮回应:“启禀皇上,最新水位正是二尺六寸!”

二尺六!

这一结果与李安所述分毫不差!

梁青云心头大石终于落地,她自然百分之百相信李安不会欺骗于她,但这数据无疑是狠狠给了六王爷一记耳光。

痛快至极。

面对滔天洪水,满朝文武之中,谁人真敢涉足其中测量,更不用说分辨几寸水位之差了。

然而,六王爷却按捺不住,几近失态地喊道:“不可能,这怎可能降低?难道测量有误?”

赵丞相闻言大惊,连忙上前打断六王爷的质问。

“老六,你还敢质疑?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陛下,请看,水位下降,实乃上苍庇佑我大梁,洪水渐退,相信不久皇城的民众便能摆脱灾厄。”

六王爷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险些铸成大错,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臣罪孽深重,死不足惜!”

对于梁青云派出的御卫,任何人不可轻率质疑,六王爷刚才几乎是在公开挑战圣上,此举非同小可。

再者,六王爷之前以欺君之罪威胁李安,如今李安证实未说谎,那便是六王爷自己在说谎。

欺君之罪,六王爷焉能不怕?

望着自讨苦吃的六皇叔,梁青云一时不知所措。

处罚六王爷,并非梁青云初衷。当前朝堂,不少人还站在他那一边,直接处置六王爷,恐怕会导致其党羽失势,

转而另寻新主。

即便新主仅限于李安与六王爷之间选择,但他们作为王爷随从已久,内心深处默认一理:

皇帝一旦不在,王爷可名正言顺继位,而身为太监的李安,永无登基之可能。

群臣自当拥护现任或未来君王,以图仕途坦荡。

因此,最佳策略非削弱六王爷,而是适度强化,以此制约日益巩固势力的赵丞相及其背后的十三王爷。

念及于此,梁青云决定给六王爷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皇叔勿需多礼,今日集议旨在应对洪水,皇叔何错之有?”

李安原打算顾全大局,只作警告,未料梁青云更为宽宏大量,直接赦免?

‘我的皇后啊,就这样轻易原谅他了吗?你可知他差点要了你夫君的命?’

‘呵,女子终究心软,血浓于水啊。你今天宽恕他,难保将来,他为皇位,六亲不认。’

‘古语云,帝王家最是无情,唉。’

尽管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