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通判的无奈(1 / 2)

“大人,实话相告,大理寺卿对此事置若罔闻,仿佛聋哑之人,视手下伤痛如不见。为了加速破案,提升效率,我不得不冒险行事。当然,事后我定会向您请示,若您反对,我愿以个人俸禄逐年偿还。”

李安心头一震,未料袁通判竟能有如此见识与担当,内心暗自赞赏:“如此才能与责任心,方是我那王后所需之良臣。大理寺卿之位,恐已难以匹配其才华,待此案了结,我当尽力为其谋得刑部侍郎之职,也好助我一臂之力。”

“此举确属险招,但你大可放心,你是我慧眼识中的英才。查案之事,放手去做即可。”

“若遇阻碍,我自会为你扫平。此案涉及皇室安危,他们所受之伤,实则是为陛下挡灾避难,理应获得补偿。”

得此强援,袁通判愈发信心满满,随即从怀中取出一沓纸张,状似神秘,仿佛握有重要线索。

“李大人,这是——”

不待袁通判说完,李安已伸出手,截住其话头,笑道:“欲以银票贿赂我?收回吧,我岂是贪财之人。”

袁通判一怔,那明明是至关重要的证据,怎成了银票?莫非李大人误会了?

不,李大人是在暗示!

袁通判顺着李安的眼神看去,恍然大悟。

瞬间,李安自怀中悄然抽出一纸条,不动声色递予袁通判。

袁通判微露讶色,正欲展开,却被李安以眼神制止,暗示周遭有耳目。

袁通判心领神会,转而另寻话题,待四周无人,方悄悄展开那纸条。

“谨防隔墙有耳,子夜时分,将军府内详谈。”

“隔墙有耳”四字让袁通判脊背发凉,环顾四周穿梭的侍卫,他猛然醒悟到自己已身处漩涡中心。

李安见袁通判沉思,遂起身高声说道:

“陛下病情垂危,即便苏醒,能否安稳度过明日亦未可知。乾坤宫之谜,需细细查清,不妨就从这些暗器着手。”

“务必查明,何人能娴熟使用此等暗器。我们不可因圣旨所迫,急于在乞巧节后迁入皇室,而仓促结案。”

李安此举,显然是意图放缓调查步伐,以便让幕后黑手露出破绽。若过于急躁,那位老太监或许会对袁通判不利。

“卑职领命。”袁通判点头,他已深谙李安之意。

李安在乾坤宫内踱步两圈,耳畔伴随着袁通判细致入微的工作报告,内心却波澜渐起。

原来,在这座宫殿的每一寸角落,无论是光洁的桌面、沉静的椅背,抑或是厚重的书册、隐秘的梁柱乃至脚下的地板,皆可成为暗器潜藏的温床。这番发现迫使李安不得不重新审视乾坤宫的每一个微妙细节,心中暗自惊叹。初次与梁青云踏入此地时,她安然坐于龙椅之上,四周似乎并无异样,而仅仅数日,乾坤宫竟布满了如此之多的暗器陷阱,且一切皆在无声无息中完成,实非易事。

念及此处,李安恍然忆起先前购置的红外生命探测仪,其中的监控功能或能助其一臂之力,揭露近日的种种变化。

“对,首要之事便是找到那个大家伙,将它接驳起来,或许能从记录中发现乾坤宫的秘密。”他心中默想。

连日来,纷至沓来的挑战与忧虑,仿佛是事先约定好的一般,让李安应接不暇,以至于差点遗忘了至关重要的探测仪。然而,他心知,只要设备尚存,通过回顾监控录像,真相终将浮出水面。

大理寺卿归来前仅剩一小时,李安决定先行返回御书房,查看红外探测仪的监控后再作计议。片刻之后,当他踏入御书房,梁青云已沉沉入睡,玉蝉在梁上静静守望,而安安与心心则如影随形地守护在龙榻旁。望着梁青云恬静的睡颜,李安情不自禁地轻吻了她的额头,随后依依不舍地转向监控室。

未曾料想,等待他的却是始料未及的结果——监控仅保留了第一天的信息,余下的皆为空白。这意味着,红外探测仪无法正常运作。

那昂贵的设备购自九眼商城,质量理应无忧,难道是遭人蓄意破坏?

这一想法催促着李安再次疾奔向乾坤宫,意图找回并修复那探测仪。一番周折之下,虽身感疲惫,但他闻听大理寺卿因体力劳动屡次昏厥,其家中八妾纷纷外出为其鼓劲加油的消息,不禁暗自发笑。

“区区劳力便难堪重负,还妄想纳八妾,岂不是误人青春?”他心中调侃,随即又认真起来,“罢了,我自认怜香惜玉,此事既被我知晓,自当为那八位佳人主持公道,今后大理寺卿的体能锻炼可得多安排些。”

他脑海中浮现出未来以体罚锻炼大理寺卿的情景,不禁感到一阵莫名的兴奋。

重返乾坤宫,李安直奔那隐藏红外探测仪之处,然而,眼前景象令他愕然——原应放置于此的设备竟不翼而飞!

“怎、怎么可能?”他喃喃自语,心中满是疑惑,“明明是万无一失的藏匿之地,何以无端消失?”

随即,他高声呼唤:“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