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神秘女孩(1 / 2)

随即,梁青云指向李安先前提及的诗词,说道:

“想要拜李大人为师并非不可,只是李大人择徒严谨。这样吧,今日由朕出题考验你们。”

在这盛大的节日里,梁青云忽然怀念起父皇。

‘父皇,如今大梁盛世,如您所愿,您看到了吗?’

想到这里,梁青云缓缓开口:

“既然正值乞巧佳节,就以‘思念’为主题,各位不必藏拙,尽情展示你们的才华吧。”

闻言,赵丞相连忙上前,一脸歉意地说:

“陛下,微臣的管家刚刚来报,府上有急事需处理,微臣先行告退。”

关键时刻赵丞相的退出,明眼人都看得出,他是认输了,生怕再次落败失了颜面。

好在梁青云并不介意,成全了赵丞相。

“嗯,四皇叔今日也辛苦了,来人,送赵丞相回府,同时,将朕承诺的五百两白银一并送到赵丞相府上。”

这一提醒,赵丞相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送走赵丞相后,十几名书生跃跃欲试,皆想留下佳句,以求得成为李安弟子的机会。

李安淡然道:“莫急,慢慢来,时间充裕。”

一刻钟后,十几名书生各自留下了他们的佳作。

“病中魂梦颠倒时,闲人不入梦,唯君常伴。”

“晨观天色暮赏云,行立坐卧,皆是思君。”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思念成狂。”

“衣宽带渐松,为卿消瘦,无怨无悔。”

……

不得不提,书生们呈递的文采,确实颇有可观之处,赵丞相未能亲睹,实为憾事一桩。

梁青云对这批诗词颇为满意,遂转身询问李安的看法。

“李爱卿,你且评鉴一番,这其中,何人之作堪为你的门徒之选。”

李安含笑不语,取过笔墨,挥毫泼墨,留下几行字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笔落,李安将诗展示众人,自信满满地道:

“仅凭我一人之言不足为据,我以为,由陛下与万民共裁,方显公允。”

百姓们闻之,掌声雷动,皆称此诗将思念之情抒发至极。

梁青云心中却已波澜起伏,那“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勾起了她对先皇的深深怀念。

李安眼尖,察觉到梁青云的异样,连忙近身关切。

“陛下,可是身体不适?速传御医!”

“不必!”

梁青云摆手拒绝,轻声道:“无妨,只是一时想念先皇罢了。”

李安未曾料到,一首悼念亡妻之诗,竟触动了梁青云对父亲的思念。他心中虽渴望将她拥入怀中,以慰其情,但在众目睽睽之下,唯有默默守护。

“陛下,不如就此结束诗词比试,接下来的情歌大赛或许更能博君一笑。”

见心上人情绪低落,李安一心只想让她重展欢颜,毕竟,孕妇的心情愉悦最为重要。

梁青云理解李安的用心,但也不能草率了结,毕竟还有十几名才情兼备的书生期待着师门之缘。

整理好情绪,梁青云起身宣布:

“今日诸位青年才俊表现不俗,潜力无限,然而与李大人之作相较,尚有距离。”

“不知在座各位意下如何?”

百姓首次与帝王同席评判,兴奋异常,一番议论后,有人代表发言:

“吾等愿遵从陛下旨意,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梁青云对此甚感欣慰,她的子民确能体察圣心。

“尔等勇气可嘉,才情出众,朕决定先安排你们至翰林院深造,三月后再行考核,观其进境。”

书生们受此恩泽,激动得跪地连连叩首:

“谢主隆恩!”

入翰林院,在古时非易事,无深厚背景者难以企及。而今,他们因参与御题诗词赛,竟得此良机,实乃天赐洪福。

场下,那些错失良机的书生懊悔不已,蠢蠢欲动欲冲上台,却被罗虎喝止:

“大胆!陛下当前,岂容无礼!”

未上台的书生心有不甘,怨命运不公。梁青云洞悉其心,严声言道:

“机遇偏爱有勇气与准备之人,尔等先前怯步,错过即需承担后果。”

“然,我大梁渴求更多英勇之士,为国效力,添砖加瓦。”

言毕,掌声如雷,遗憾之心渐散。

忽地,人群中响起一女子之声:

“陛下,女子能否入朝为官?”

此言一出,四下静寂,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袭青衣白纱遮面的女子,身材修长,腰间佩一玉笛。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