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缩锡术(1 / 3)

在一个名叫平原高菀的城东渔津边,相传在魏末年,一位叫做潘府君,字惠延的大人物,从白马码头乘船出行,结果手里的算囊不慎落入水中。这囊中可是装着珍贵的钟乳石一两呢。他在郡里待了三年,某次济水泛滥,捞上来一条巨鱼,足有三丈长,五尺宽。剖开鱼腹一看,竟发现了那失落已久的算囊,里面的金针还在,只是钟乳石已经消失无踪。这条鱼肚子里还藏了几十斛鱼鳔,当时的人们都觉得这事真是奇异得很。

转到谯郡,有个小插曲。在天统年间,济南来的府君赴任谯郡,当时的功曹清河崔恕是个才二十出头就享有美名的年轻人。那年春夏干旱严重,前来送别的上千人都渴得不行,在一个名叫“山间”的地方,大家口渴难耐,连水价都飙升至万钱一杯。来公面露焦渴之色,只有崔恕独见一只青鸟在山间飞舞停歇,他感到奇怪便走近查看。青鸟飞走后,露出一块五六寸见方的石头。崔恕用鞭子轻轻一拨,一股清泉喷涌而出。他赶紧用银瓶接水,瓶子一满,泉水立刻停止流动,只供给来公和崔恕解渴。大家都认为这是崔恕高尚品德感动天地所致,此事同样让人啧啧称奇。

再来说说李彦佐在沧景任职期间的一桩奇事。太和九年冬天十二月,朝廷下令让浮阳兵渡过黄河。当他们行至济南郡时,命令士兵破冰引路,谁知冰块撞翻船只,连带着重要诏书也沉入河底。李彦佐闻讯吓得寝食难安,六天时间,他的鬓发竟然全白,面容憔悴,连身边的同事都惊讶于他的变化。他下令津吏:“找不到诏书,就提头来见。”津吏心惊胆战,只好请求李彦佐许他一试,他将以生命为赌注潜入河中寻找。李彦佐于是备好酒爵,亲自祷告,并向河神发出质问,大意是:“天子在上,河流山岳均有神灵守护,我治下的祭祀从未怠慢,你河伯以及水中的生灵们,应当保护天子诏书,为何反而让它沉没?若找不回来,我将禀告上天,天谴必将降临。”津吏将酒洒向冰面,祈祷完毕,突然传来一声巨响,河冰断裂开来,裂口长达三十丈。津吏明白李彦佐的诚意感动了河神,于是沉钩下去搜寻,一钓之下,诏书完好如初,只是印章稍微湿润罢了。李彦佐无论走到哪里,都严格要求下属,真诚对待事物,此事犹如河水般深入人心。河水虽然浑浊汹涌,能瞬间卷走大木头和细小草叶冲向千里之外,但怎会在诏书沉没六日后,一番祷告便能破冰而出,一次垂钓就能找回诏书?这难道不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真实写照吗?

话说在魏明帝的时代,凌云台拔地而起,巍峨耸立数十丈之高,这便是老将韦诞曾驻足之地。传说有一位奇特的小厮,能在铃下穿着木屐轻松攀爬凌云台,如同走在平地上一般自如。魏明帝对此惊奇不已,却又心中生疑,最终命人杀了他。揭开衣物一看,小厮腋下竟长着一对肉翅,约莫数寸长短,此事神秘莫测,令人咋舌。

在高堂县南边,矗立着一座著名的鲜卑城,据说当年鲜卑使者访问燕国时曾在此停留。城旁赫然屹立着一座巨大的墓冢——盗跖冢,贼盗们时常暗中向其祈求庇佑。到了齐天保初年,土鼓县令丁永兴面对辖区内频发的盗贼案件,决定采取行动。他派人秘密监视盗跖冢,果真发现有贼人在那里祭拜,便一举抓获并在县衙审讯后处决,自此以后,私下祭拜者明显减少,看来这座神秘的墓冢确实有着不小的魔力。

据《皇览》记载,盗跖的墓葬位于河东地区,不过也有传言说盗跖死于东陵。这片区域古代被称为东平陵,或许这里才是离真相更近的地方。关于盗跖冢的具体位置,民间议论纷纷,愈发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

提及神奇的飞天夜叉术,不得不提到发生在浙西的一桩奇事。那时,瓦官寺举行了一场热闹的无遮斋,人群中一位少年主动提出要挑战高空表演。只见他扔掉伞盖,身轻如燕,脚踩软鞋,身着轻纱,动作灵活似猿猴,敏捷如飞鸟,甚至在屋脊上悬挂一瓮清水,然后单足独立,身体倾斜,用水流冲洗屋檐,观众们无不瞠目结舌,毛骨悚然。

曾任侍中的马大人珍藏着一只神奇的玉精碗,夏天连苍蝇都不敢靠近,盛水一个月也不会变质或减少分毫,更有传言说眼睛不舒服时含一口水就能立马痊愈。这只碗被精心保管在他的卧室中。一天,家中一个小童大约七八岁,偷偷拿出来玩耍,不慎摔碎了。马大人外出未归,家仆们得知后个个惊恐万分。三天后,马大人回家得知此事,勃然大怒,狠狠鞭打了家仆几百下,扬言要杀了那个小童。然而找了三天都没找到小童的踪影。直到有一天早晨,一名女仆打扫房间时,发现紫衣带从床下垂出,掀开一看,竟是那失踪的小童,他居然奋力顶起沉重的床铺躲在里面,整整三天不吃不喝,力气却丝毫未减。马大人见状大惊失色,感叹道:“比起打破我的碗,这小家伙也算是有超凡之力啊!”尽管如此,他还是下令让手下狠揍一顿直至打死小童,毕竟,对于他而言,那只玉精碗的价值无法估量。

韦行规年轻时游历京西,一天晚上停留在一家小店,打算继续赶路,店主老头正在忙活,劝他说:“客官,夜里不宜赶路,这一带盗匪猖獗。”韦行规拍拍胸脯,自信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