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东北抗联(1 / 2)

话说神剑突击队和两个满编团秘密潜入东北后就和东北抗联的同志们联系上了。

东北抗联作为红色领导的一支活跃在东北地区抵抗日寇的部队,他们的斗争极其艰苦。由于早在年东北就沦陷了,再加上鬼子把东北当成本土一样经营,所以抗联在东北的群众基础远不如关内。

在一开始的时候,抗联人数只有万余人,到了年到达巅峰的余人,整个义勇军最多时可达0万人。

然而在鬼子不断地打压之下,到了年初,抗联还有的统计的兵力只剩下区区几千人。期间不断有人牺牲,也有人投降。甚至有的部队只能转移到毛子境内以保存有生力量。

要说东北抗联有多艰苦,首先自然环境上就比其他地区恶劣的多,尤其是面对冬季的严寒,缺衣少穿的抗联同志们非战斗减员严重。还有不少人为了活下去选择了投降。

其次、缺少食物。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松花江上》这首歌,里面有段歌词是“那里有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听着好像粮食很多,但实际上主要的粮食产区都被小鬼子占领了。尤其是冬天,别说粮食了,耗子都见不到一只,至于所谓的傻狍子更是难得一见。如果要冬天出去找吃的,那雪地上深深的脚印等于告诉鬼子自己在哪儿。

第三、敌人众多。关东军在东北足足有超过0万人,几乎天天都要扫荡讨伐。抗联的0万人打到几千人也仅仅是几年的时间而已。频繁的扫荡导致抗联根本没法像关内一样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往往只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样子就更没法建立群众基础了。

第四、无法和群众建立联系。前面说了没有根据地建立不了群众基础,实际情况比这更惨。由于大量的鬼子开拓团的涌入,老百姓们的土地被占,人都被驱赶到一起统一管理。这导致老百姓就算想给抗联的同志们送吃的穿的都不行,一家只能有一床被子,全家老少全靠这一床被子过冬,有的人家里只有一条棉裤,哪个出门哪那个才穿。而且就算出村也得凭路条才行,什么都不能往外带,一旦发现了全村都要遭殃。

最终抗联的同志们就只能在深山老林里坚持着。杨将军在被叛徒出卖牺牲时的那段时间更是没有吃的。该死的小鬼子把杨将军的胃解剖了出来,想知道他究竟吃了什么东西,能让他在如此艰苦的环境还能英勇善战,结果就是胃里没有一粒米,只有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有的棉花明显是刚吃进去的,一团一团的还没变样。

一直到抗战结束,东北抗联牺牲的支队长级以上的指战员就达到人。然而就是这么苦难的情况下,直到战争结束,东北抗联在年间共歼灭日伪军万人,其中光是小鬼子就超过万人,而且把几十万关东军牵制在东北。这也是之前鬼子大本营会议要调0万关东军入关时为什么有人竭力反对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次,抗联的情况终于出现了好转。神剑突击队和两个满编团外加大量装备、粮食的支援,使的抗联的处境的到了大大的缓解。

------------

满贵是一个识字的人,他爹以前是前清的秀才,所以他自小就读过书。后来还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

一篇年月日的日记是这样写的:“今天和昨天一样,又是艰苦的一天。队长把好不容易打到的兔子分给了大伙吃,他自己就只是啃了些草根。天太冷了,连火都点不起来。兔子只能生吃了。老梁用他那个已经快磨平刀刃的小刀硬是把兔子皮给剥了,弄得血里胡碴的。我分到了一个兔子腿,递到我手里的时候还在淌血,那味儿闻着就冲。有的吃就不错了。

检查了一下子弹,我还剩颗,老李那里还有一颗手榴弹,子弹倒是没了。队长还有0来发子弹。最后大家凑了凑还剩不到0发子弹,看来要想办法从鬼子那里搞一些了。在不想想办法,这个冬天大家估计都得冻死。全队只剩两件棉衣,只有出去的人能穿,其他人就在雪洞里凑合吧。希望明天能好些。”

而在月日这天,日记却是这样的:“今天绝对是个好日子,我们碰到关内的同志了,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出的关。俺寻思这鬼子查的也没那么严啊。物资,好多的物资,有武器、衣服、食物,重要的是弹药好多,我们队就分了几十箱弹药,箱子老大了。还有新枪,听关内的同志们说这枪是什么式自动步枪,可以连发的,一按扳机就是一串子弹出去,打的老准了。对了,还有迫击炮,十好几门呢,炮弹就有000多发。这下子我看哪个鬼子不要命的还敢来!

粮食也弄来了好多,光是猪肉、牛肉就够我们天天吃还能吃几个月的。正好天气冷直接就冻上了,省的放坏了。而且居然连锅碗瓢盆都有,这是要给我们安家啊。

关内的同志还给了我们一种很奇特的食物,用不知道啥玩意的袋子装着,按照他们教的一弄,居然自己就热起来了,烫手!里面还有大米饭,我的这个是土豆牛肉的,还给了一个勺子,哎嘛真香。

听关内的同志们说,他们这次来了两个团,每个团都有000多人,连战地医院都有了。而且还找到了秘密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