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让华西列夫斯基长长见识(1 / 2)

第二天一早,华西列夫斯基就来到了总部请副总指挥批准能够让他亲眼看看武器装备。

副总指挥同意,并且安排人把所有可出售的武器装备都拉到了训练场边,让L的同志好好看看。

很快,L代表团一行人来到了训练场边。场边有几张桌子,上面摆着半、式自动步枪、式轻机枪、式重机枪,0迫击炮、式0火箭筒及火箭炮弹和手榴弹、各型地雷等。边上还停了好几辆坦克装甲车辆和火炮,有牵引式的和榴弹炮、0火箭炮、0无后坐力炮、-坦克、式步战车及0迫击炮款、自行榴弹炮、自行火箭炮、自行高射炮等。

其实除了无人机之类的高科技装备,其他所有装备都可以交易。

除此之外,L代表团还在一张桌子上看到了很多药品,包括紧俏的盘尼西林等。

单兵用品也有很多,防弹衣、防弹头盔、军用马甲等都有。

不仅如此,连单兵野战口粮都有,还贴心得拆开包装露出里面得各种食物,比如自热米饭和自热菜、压缩饼干、干菜包、巧克力、速溶咖啡和速溶果汁,连口香糖都有。不仅仅是左钰用积分兑换的,再有了相应食品加工厂后,我们已经可以自行生产这些单兵野战口粮了。

华西列夫斯基等人看的是目瞪口呆,这种类也太丰富了吧,八路军这是准备做我们的后勤部门吗?不光是武器弹药、连食物和药品居然都能提供,最重要的是盘尼西林这种特效药,不知道能救下多少红军战士啊。

L代表团的人还在副总指挥的帮助下好好的品尝了单兵野战口粮,吃完后大家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不仅抗饿,提供的能量也足够一名战士高强度作战一天所需。而且主食居然能够自加热,想象L冬天的天气吧,如果战士们能够在前线吃上一口热的,那是多大的安慰啊。

接下来的时间,华西列夫斯基和跟他一起来的人把武器玩了个遍,除了自行火箭炮外,所有武器均进行了试射。事实证明,崔可夫、卡拉什尼科夫等人并没有夸张,这些武器果然如同他们所说的一般,甚至感觉如果搭配得当,能发挥出更大的效果。

副总指挥还在一旁介绍道:“现在我们八路军并不会按照传统方式来组建部队,比如什么纯粹的步兵师、装甲师等,而是以营为基本单位,每个营都根据实际作战需要来确定部队组成。”

华西列夫斯基不愧是名帅,从副总指挥的简介中立刻抓住了什么:“副总指挥同志,我是不是可以理解,贵军正在组建一支有多种不同装备,擅长不同方面的部队合成的一种可适应各种任务需求的部队?”

副总指挥一听就知道华西列夫斯基是个行家,于是说道:“确实如此,我们将这种部队称为合成营,根据不同任务需求又分成重型合成营、中型和轻型集中,然后在和炮兵营、防空营等不同营队组成一个合成旅。彼此之间直接通讯就地指挥,不再需要一遇到问题就打电报到师部甚至军部。每个营都可以根据战场实时需要决定作战方式。”

“原来如此,这是一种很新颖的作战指挥方法,而且部队能够实现多样性。不过这样一来对通讯的情报的要求会很高吧。”华西列夫斯基一下子就看出合成单位的关键了。

副总指挥也没藏着掖着,直接肯定了对方的猜测:“不错,所以我们的通讯设备都普及到了最基层部队,就是想让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达出来。”

“哦,莫非你们还有普及到班的通讯设备?”华西列夫斯基问道。

听到对方的问题,副总指挥让人拿了一个电台和几个手台过来。这些都是使用了电子管小型化技术生产出来的通讯设备,既保持领先,又不会像晶体管那样惊世骇俗。

“这个就是我们的通讯设备,电台可以安放在连级指挥中心处,并与这种可以拿到手中的手台组网通讯,电台之间也可随时联络,这样就可以保证一个班发现敌情后,不用两分钟,消息就会被整个旅知晓。比如在推进过程中,几个战士安县了敌人的碉堡,那么只需要对着手台报出目标位置,那么很快就会有炮弹摧毁目标。”

华西列夫斯基听完副总指挥介绍后连连点头,这种作战方式效率确实很高,不过他也发现如果想要实现这一点,花费绝对不少,甚至可能是个天文数字。现在的欧洲战场也通常只能联系到营一级,接下来就得靠通讯员来传达消息了,这样一来所获取的信息无疑是滞后的。

这种情况在DLGL发生了不是一次两次了,好不容易找到了敌人的临时据点,等派通讯员到团部汇报的时候,敌人可能早就转移了。而且这还得保证通讯员能活着把消息传递出去。二战战场是非常残酷的,医疗兵说杀都杀了,更别提传递情报的通讯员了。

如果L红军能够实现通讯设备到班,那么无论是作战效能还是人员生命安全都会得到巨大的提升。

就是不知道这么干得花多少钱,看来两天后的谈判要好好砍砍价了。

其实华西列夫斯基有些想多了,八路军不会把这些武器装备卖太贵的,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