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第217章 浅水原之战(上)(1 / 2)

第217章浅水原之战上

最好明天再看。

季汉怀帝时期

诸葛亮指着天幕给刘禅讲解着。

“关中和陇西原本就是一体的。”

“陇西是关中的后背,如果陇西不稳,唐廷就不能专心向东,经略关东天下。”

刘禅认真的听讲。

“关中是帝王之基,但利用关中成就帝业的始皇、高祖等人,并不仅仅依靠关中这一小块区域。”

“只有连贯陇西、巴蜀这些腹地才能成事。”

薛举是河东汾阴人,家私巨万,交结豪强,雄于边朔。

因陇西民风彪悍,盛产精兵强将、骑兵战马。

所以薛举经常创下以数千人击败数万隋军的战绩,而薛举的儿子薛仁杲号称“万人敌”,也是个战力可怕的猛人。

公元617年,薛举自称“西秦霸王”,封儿子薛仁杲gǎo为齐公。

公元618年六月,薛举亲率大军直逼泾州。

大隋,

杨坚一边看着天幕,一边盘算着。

泾州,位于关中平原的东北部,距离长安只有百余里。

同时西连秦州,前面是长安,后是兰州。

若泾州在李渊手中,唐军就能遥控兰州。

同样,要是薛举拿下泾州,那对长安也是致命威胁。

这一战是那个叫李世民的第一次独立统帅吧?

正好看看成色。

伽罗的话也有几分道理,但唐国公的位置不能如此急迫的撤掉。

若是此子可堪造就,那就让他继唐国公位。

不但对关陇那些人有个交代。

也能辅佐住李渊等人。

天幕上,

画面从长安向西推进。

越过一座平原后,落在泾河旁的崇山前。

高墌城内,

总是蕴含着一股骄矜之意的李世民,此时如一只战败的大公鸡一般垂头丧气。

头戴一抹黄巾,穿着一身白色单衣的他靠在床榻上,有气无力道:

“继续深挖壕沟、高筑营垒。”

“约束将士不要出战。”

身前的一文一武面带不忿。

李世民咳了几声,凤目一挑,无形的压力弥漫四周。

两位臣子收敛颜色,束手恭敬。

“孤知道,你们渴望立功,但现在不是时机。”

李世民眼眸一抬,看出二人的不以为意,随后摆摆手道:

“我军坚壁清野,以逸待劳。”

“薛举一支孤军深入我方腹地。”

“时间一久,必定粮草短缺、士卒疲惫。”

“等过些时日他定会前来挑战,你们千万不许应战。”

“一切等孤病愈,再做破敌之算!”

“秦王”

“下去吧。”

六月初十,李世民亲自挂帅,总管八路大军四万人众驰援泾州,随后驻扎高墌城等待薛举大军前来。

当时正值酷暑,天气炎热蚊虫众多,倒霉的李世民被蚊子叮了一下,就突然倒下了。

他染上了疟疾。

无法继续在指挥作战的李世民,只好命令军队继续挖壕营垒,并且把军队的指挥权暂时交给了元帅长史刘文静和司马殷开山。

大汉,

“乃公用脑袋担保。”

看着天上的三人,刘邦指着脑袋言之凿凿道:

“这两人肯定要搞出事端来!”

整理一下散乱的衣襟,捋了捋鬓发。

吕雉闻言看了看天幕。

军事她是不太懂,但她懂严刑峻法。

“你还挺有信心。”

“这可不是小事,听秦王的命令他们有功无过。”

“但万一有失开国颜面可就丢了。”

“他们敢拿脑袋担这个责任?”

吕雉不信世上有这样不怕死只想出风头的人。

敞着襟口,刘邦挠了挠散乱的头发。

腿一翘,双手迭在脑后。

“娥姁啊,语言是最容易过犹不及的东西。”

“李世民交代太多了。”

“伱看这两人是老实板正的模样吗?”

“一股子骄色溢于言表。”

“他这些话只会让这两人起了好胜心罢了。”

吕雉认真的看了一眼刘邦鼓起的肌肉。

“为什么会败?为什么不能是赢?”

刘邦略有深意的看了她一眼,开始跟乃公学兵法了?

“因为时机不对。”

“对方只是粮草将尽,但未尽。”

“急战之心最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