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鬼市(1 / 1)

第二天一早3点,李无极就起来了洗刷。完毕后3:30就到了潘家园古玩市场里。李无极来到了墨香阁门口铺上了一块儿桌布。将各种玉石与在邹城收到的老玉器一一摆上。拿了个手电,打开当照明。

这时,整个潘家园人流涌动,几乎所有能摆摊着的位置全部在占领了。还有很多人拿着大小箱子没有地方摆摊,无奈只能跑到潘家园市场大门外路边处摆摊儿。想想还真要感谢司哥,提前联系了王老。留了这么个好位置,长期使用,不用天天与人争抢摆摊儿位置,省了许多无谓的烦恼。

等李无极摆完玉石后,发现左右两边除去留给店面人员进出的过道外,也都摆满了地摊儿。李无极右边儿是个卖瓷器与古钱的老头儿。左边儿是个卖翡翠的二十来岁长相清秀的大姐。

各个摊主或者用手电照明看书、或者观察来往客户,也有互相交流聊天的。李无极头一天来也想不起要干点什么,就坐在马扎上练习呼吸吐纳。无聊时也与左右两边邻居闲聊中学习摆地摊学问,知道了右边卖瓷器大爷姓潘。潘大爷主要是做瓷器生意,顺便卖些古钱儿,做这一行已经好多年了。左边儿大姐叫楚青,青姐家里都是干翡翠加工的,有空就来潘家园儿进行售卖。也都是找关系弄的长期摆摊位。

正聊着天儿客户就上门了,一个个拿着手电的人走到扛位位前,一个个的拿起玉石挑挑拣拣。有的问玉石是从哪儿进的?有的问玉石能干什么用?还有的问买了玉石怎么着做加工?总之五花八门儿什么都问。李无极一一做了回答。有些人是光问不买,有些人是问了价格后嫌弃价高,使劲往下砍,砍价砍的能连成本价都不到,很是搞笑。小爷我跑北京起草贪黑的摆地摊儿是来挣钱的,又不是来扶贫的。只能装傻笑呵呵以回应着。

不过大多数人看到李无极卖的玉石。质量好,价格便宜,人也实在就算是不买大的块儿的玉石也买块儿小的,才十来块钱儿也不贵。

当时在新疆买的那两千块和核桃那么大的小块玉石,都是一块钱一枚儿进的。现在卖,好的卖20~30元,质量差点儿的卖10块钱一块儿。这些小个儿玉石因玉质好、皮色好,到成了销售的主力军。十年以后,像这样的小块儿玉石都涨到了5万以上,好的能达到了50万一块儿。也不知道当时买走玉石的幸运人是否还把买的玉石留着。真是人生如戏!

也有一些一看就是文化人专挑老玉件,来问来买。这些老玉件都是李无极在邹城摆摊卖邮票时,零散收购的。都是一些质地较好的玉板指、玉簪、玉佩、玉把件儿,这些老玉件无论是做工还是玉质,都属上上之品。一早上,老玉器加价好几倍,卖出了好几块儿。

在忙碌当中时间是过得飞快的,今天生意非常好。几乎很少有空闲的时候,不断的在问价、询价、砍价、收钱当中循环。李无极心想看样子卖玉石来北京是对了,北京人是真有钱啊!这都加价好几倍了,销售情况还依然火爆。这在我们邹城老家,这么高的价格根本就没有几个人能买得起。果然是秦朝一代大相李斯的仓鼠理论乃千年之真理。

今天生意挺好,中午李无极早早就收了摊儿。与王老、老潘、青姐分别打完招呼后,回到出租屋午睡了一会儿。便坐公交车,来到了一直心心念念的天安门广场,怀着对祖国无限敬仰的心情,瞻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与毛爷爷纪念馆。

然后又去了前门,一路游览一路买着小吃边往嘴里填,也不觉得累。慢慢的走到了琉璃厂,走到了大栅栏儿,最后从王府井逛完了一圈儿。实在是累坏了,考虑到明天一早又得出鬼市摆摊,只能回到出租屋,早早洗漱睡觉了。

北京再好玩儿,以后有的时间去玩,还是挣钱重要。现在什么也不能阻挡李无极每日早早出摊儿挣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