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文玩核桃(1 / 1)

这几天出摊儿时,老是发现潘大爷每天手里边儿都盘玩着俩核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摊位前也放了一小半麻袋核桃。卖一对儿核桃10块钱让客户自己挑,比平时市场上卖的吃的核桃贵多了,结果一天天卖的还真不错。李无极很好奇,便问潘大爷这是什么玩意儿?

老潘听见李无极这么一问便一时兴起,向李无极讲解了起来。我手里盘玩的叫文玩核桃,又称麻核桃,从隋唐时就开始有人当玩意儿。对人手指、身体的健身都有很好的作用。人手心属火,核桃属木,长期用手盘玩以木引火能将人身上的火气引到体外,又利于练习手指灵活,起到健脑健心作用。我再给你详细讲解一下核桃的历史你且听好。

文玩核桃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在唐宋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在隋唐时期,文玩核桃的文化内涵开始形成。唐宋时期,核桃的文玩价值被不断地开发出来,人们对核桃文化的认识逐渐向文化表征过度。

核桃被拿来揉手应是始自明朝,开始时只是宫廷琴师锻炼并保持手指灵活性的辅助工具,经过长期摩挲后,核桃纹路变得绛红圆润,包浆光泽如玉如瓷,被其他宫人们喜爱,逐渐普及开来,成为养生的器具之一,随之慢慢传到民间。

因核桃在民俗中本有吉祥寓意,很容易被老百姓接纳,把玩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一种风气、一种文化。

到了清朝,文玩核桃达到发展的最高潮,乾隆皇帝本人喜好清雅古趣,核桃的纹路成色所孕育的自然野气、长久把玩后的金石之声十分对他脾气,因而对揉手核桃格外喜爱。把玩核桃之风也借此达到鼎盛,被当时朝野文人归为“四雅”(核桃、鸟笼、扇子、葫芦)之一,官员们玩核桃之风最甚。

乾隆皇帝曾经为文玩核桃提过一首诗,内容为:“掌上悬日月,时光欲倒流,周身气血涌,而是到白头”。

上有所为,下必所好。于是盘玩文玩核桃在民间更是流行。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商家巨富都对此甚是喜欢攀比。

要说到核桃的产地,华北地区是一个文玩核桃产出的大区域,其中以北京,河北的品种尤其多样化。华北地区也是文玩核桃优秀品种最多的地区了。主要就是分布在太行山脉以及燕山山脉以及此地区遍布的山中。

北京地区有几个比较有名的文玩核桃产出地,怀柔地区,门头沟地区,平谷地区,燕山地区。

还有张家口地区最著名的文玩核桃品种就是逐鹿的南疆(将)石了,其外型以古朴奇特更为尊贵,纹路奇特,菱形肚脐,凹底,十字尖的丝瓣嘴尤其明显,价值也是相当的好。

头几年大家生活条件不好,也就没人玩儿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随着改革开放,现在人们渐渐的富裕了起来。有钱了吃的也好了,有个别人又得了富贵病脑溢血及中风。得了脑溢血或中风的人医生一般都建议加强手部锻炼。给出了个主意,让盘完核桃玩儿锻炼一下。

这两年慢慢儿的玩儿核桃的人越来越多了。头几年还不讲究,什么铁核桃、大秋子都玩儿。这两年逐渐要求高了,都开始玩儿狮子头。狮子头核桃矮桩、肚大、纹理深、压手,盘起来有涨手感,所以深受大家喜欢。

挑核桃讲究配对儿,一定要大小、高矮一至,整个核桃的六个面儿越相似度越高越好。如果能找到配对完美好的狮子头核桃就是价格高些,大家也都愿意接受。我这两年每年都进山,找山里老农批发上一两麻袋。摆摊儿售卖,你看看这生意还真做的不错。整个市场现在卖核桃的也就我蝎子尾巴这独一份儿。

你再瞧瞧我手里边这一对儿核桃,是我从下树开始就精心配对,个头40个毫米以上,这两个简直就是一模一样,配对完美。外加我盘玩儿了好几年了。你看看、你看看,是不是和玛瑙玉石一般光泽亮丽。你再拿到手里边儿盘一盘,听听这声音,像不像金声玉振一般的好听。

李无极把这一对儿核桃拿到手里盘玩了一下,声音果然好听。再一看两个核桃相似度极高,真是配对儿极为完美,越看心里越是喜欢。便对老潘说,潘爷你把这一对儿核桃卖给我吧。我非常喜欢。

老潘说,我老潘也不是差钱儿的人。这一对儿核桃我盘了好几年了,着实是有感情了。好多人找我高价买,我也没给。咱爷俩关系这么好,我也不能驳了你的面子。你要是真想要,你让我从你摊子上挑两块儿玉石,咱俩换。

李无极一听,咬咬牙、跺跺脚。行,换了!便忍疼让老潘挑了两块玉石。唉!不易呀!从此咱也算手里有玩意儿的人了,能出门装13了。牛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