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完成创作,邀请(1 / 2)

周五下午,选修课下课,姜哲匆匆回到自己的画室,快速吃过晚饭,先后给爸妈和陈嫣打电话,告知自己这个周末都会待在画室。

他来到工作台前,开始准备国画材料。

工作台上摆着国画的材料和绷在木框上的白绢。绢面有还没完成的桃源仙境图墨线稿。

他在选修课上,临摹《桃源仙境图》局部,回家后整体临摹。

在绢和熟宣上作画有差别,需要一定的转变。选修课上的临摹进度快,所以相当于给晚上的临摹做实验和预习。

他准备好材料,仔细的检查画面,与范本进行对比,从上次停止的地方,开始继续勾线。

等墨线稿完成,再次检查,确认没有错误,开始涂第一遍植物底色。

一遍底色画完,等待干燥的时候,他收起国画工具,临摹暂时告一段落。

从现在到周末结束,他要把全部精力的用来完成油画。

姜哲打算先画客运码头这幅作品。

他把油画框和草稿摆到一起,把草稿转到油画布上。完成这一步,已经到了晚10点。

洗漱睡觉。

第二天一早,姜哲吃过早饭,开始准备材料。

他细致考虑到所用的材料和步骤,力求在工作时不用分心。

准备好所有材料,略作休息,开始的创作。

他采用直接画法进行创作,既符合需要,也是受到时间的限制。

因为做了足够的提前工作,姜哲在创作正稿时,不需要再考虑造型的问题,可以一次完成,只需要考虑油画的质感和美感。

他站在画架前,依次用不同形状的笔,蘸颜色,涂抹,迭加。每一笔很稳重,中间几乎没有停顿。

如此一来,这幅尺寸很大的油画,在他笔下逐渐成型。

他全身心的投入,整幅画几乎一气呵成。

姜哲后退,观察画面,在创作中,会突然出现灵感,进而对笔触略作调整,使得一些效果更为生动。

他放下工具,反复对比草稿与正稿,针对秦老师提的问题,做出改动,用油画笔触和肌理迭加来,破开过度写实的束缚。

姜哲觉得这幅作品已经可以停笔,就用系统审阅,得到评价是精品。

他放松下来,看看窗外,天已经快黑了。从上午一直画到现在,中间几乎没有停顿。

去饭店吃了一顿美食,犒劳自己。

第二天,休息充足,恢复体力的姜哲,开始创作从高处俯视集装箱码头的作品。

按照构思和设计,这幅画在色彩上更偏近于印象派的绘画,比第一稿的色调更加明亮,所用方法也是直接画法。

这幅画上,除了画云层和海面,其余形象对技巧的要求并不高,以色彩和气势打动观众。

有了昨天的实践,姜哲在画第二幅作品时,速度非常快。从早晨开始,画到下午3点,结束创作。

他把两幅大型的油画挂起来,晾干。

此时,画室中充满了油画材料的味道。

姜哲连续作画有些累,想要放松一下。把工具收拾好,拿起手机,看到有几个未接来电。

先给爸妈回电话,又给陈嫣回电话……最后,给汪真回电话。

“哎呦,你可算接电话了。这两天忙什么呢?”汪真接起电话,是一连串的询问。

姜哲答道:“在准备美术协会的画展作品。”

汪真说道:“美术学会那边,今天开会,你也没去。”

姜哲说道:“以后,学会那里,我想减少活动。”

“怎么了?加入协会,就瞧不上这学会了?”

“那边儿事情太多,我时间不够。”姜哲直言不讳。

“可以不参加,只挂名。咱们本地很多画家,在两边都挂名。”汪真建议。

“听你的。”

汪真询问:“你画的怎么样?需不需要帮忙装裱。”

姜哲说道:“我想请秦教授看过之后,在考虑装框。”

“我等你通知。”

结束通话之后,姜哲在吃饭休息的时候,考虑系统的两个任务。

一个是完成选修课程作业,另一个,需要完成命题创作。

命题创作的两部作品,都已经达到精品。等完成青绿山水的临摹,两个任务应该就可以提交。

姜哲给自己泡了一杯茶,等休息足了,精力恢复,重新投入临摹工作。

传统的国画颜料,比现代管装颜色的效果好,但是使用过程特别麻烦。

很多颜色每用一次,都用都要重新调胶。但是,当你习惯之后,这个过程恰好也是平复心情,排除杂念的过程。

他拿起画笔,开始给部分山石染色。

汁绿的底子上,染石绿;花青底子上,染石青。根据造型的阴阳向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