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知府大人前来(1 / 2)

码头出入口处被围拢的官兵和车队堵得严严实实,来往的人本就多,这下彻底走不通了。

姜晓晓最终也没将那块玉佩拿出来。

现在还不是暴露身份的时候。

坐在马上的萧二眉头紧蹙,也是有些为难。

这样下去,造成交通堵塞,他们这些端王亲兵也会落下不好的名声。

但王爷的吩咐,又不能不执行。

就在这时,又一队人马匆匆赶来。

两匹高大的骏马在前面开路,后面跟着一辆十分豪华的马车,再往后便是几十名身着府衙官服的官兵,浩浩荡荡地往码头来,一下子吸引了不少注意。

到了前头,赶车的马夫跳下来,掀开车帘,一个微胖的中年男人走了下来。

马车两侧的奴仆全部恭敬地弯下身。

萧二一看见那人,目光顿时露出诧异之色。

“不知知府大人来此,所谓何事?”

微胖的中年男人笑眯眯的,一副笑容满脸的和善模样:“我说这徐州码头为何今日如此拥堵,原来是端王殿下的亲兵来此。不知萧统领我这小小的徐州府城,所谓何事呢?”

萧二眉头皱了皱,从对方的话语中听出了几分不善的意味。

这人乃是徐州知府,姓袁。

袁知府乃是徐州最大的官,相当于市长,从四品官,掌管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

而他们只是隶属端王殿下的亲兵,确实没理由在知府掌管的地盘上随意抓人。

但为了保守起见,萧二还是摆出了端王的名号:“我乃奉端王殿下的命令捉拿逃犯,还望知府大人莫要阻拦。”

袁知府依旧眯着眼笑道:“巧了,我也是奉刺史大人的命令,来捉拿朝廷逃犯。”

“刺史大人?”萧二愣了愣。

怎么连刺史大人都掺和进来了?

刺史大人乃京官,京城派遣下来和地方官员制约权利的存在,专门管辖各个州县,怎么会和徐州的知府扯上关系?

正疑惑着,袁知府已经走上前,来到姜晓晓所在的马车前,温声开了口:“这位便是姜小娘子吧,听闻你在商船上抓住了一批劫匪和逃犯,正要送往府衙,我收到上头的命令,便匆忙赶来了。”

坐在车夫位置的姜未微微眯起眸子,似在考量什么,随即便扬唇笑道:“那就有劳知府大人了,那群劫匪和逃犯就在后面。”

袁知府微微探头,朝马车后看了一眼,果然见到那几个被五花大绑的人。

他一扬手,边上的几名府衙官兵立即上前将人带走。

“那我便将人带去府衙了,让刺史大人亲自审判。至于各位……”知府大人微微侧目,看了眼马上的端王亲兵,又道:“我听闻姜小娘子同刺史大人是故交,你们初来徐州,如若不嫌弃,可先去我府上歇息片刻,后面再与刺史大人叙叙旧也不迟。”

姜未垂眸,双手不觉捏紧了手里的缰绳,话音不卑不亢:“多谢大人的好意,不过,民女车内还有一名病人需要急救,实在腾不出空来。”

“无碍,病人要紧。”知府大人笑眯眯地摆手,视线似有若无地扫过那辆马车,随后才在两名奴仆的扶持下上了自己的马车。

府衙官兵浩浩荡荡地来,又浩浩荡荡地走了。

直到知府的马车走远后,马车内的苏绾绾才诧异地发声问:“晓晓,你们竟然还认识刺史大人?!是那个姓谢的刺史吗?”

姜晓晓无奈点头。

苏绾绾惊讶地捂住小嘴:“你们到底是什么人啊,会武功就算了,怎么还认识那样的大人物?!”

姜晓晓默然。

不仅仅是谢刺史,她们还认识定国公府沈大将军之子。

那可是正二品大官。

“不过……”苏绾绾柳眉微蹙,“你们为什么不同意知府大人的邀请,去他府上避一避风头呢?”

外面全是端王亲兵,现在她们就是想走也走不了。

对于苏绾绾的不解,姜晓晓没有说话,只是深深叹了口气。

她又岂会不知跟着知府大人离开是最安全、最有保障的做法。

但是……

京城那些派来暗杀她们的人都知道她们来了徐州,时刻关注着她们的刺史大人又岂会不知?

要不然,也不会一下船就派了知府大人前来,想来她们在船上遭遇的暗杀,他都是知晓的。

只是,他来这徐州,究竟是为了救她们,还是为了虎符,尚且不知……

虎符是沈确亲手交给她的东西,除非是沈确亲自要回,否则她谁也不能相信。

“咱们要怎么办?外面全是萧老二统领的兵,他们可是端王手下最利害的亲兵……”苏绾绾掀起窗帘,担忧地看着外面围得水泄不通的官兵,“要不咱们还是亮出玉佩……”

她话未说完,就见一名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