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刘丰的警告(1 / 3)

临时成立的调查组当然也找到了丁齐本人谈话,向他了解情况或者说让他交待情况。丁齐早就有思想准备,很坦然地表示,他没什么好说的,现场有完整的录音录像资料,那就根据事实进行调查,他本人事后的复述反而不是最有效的证据。

丁齐也承认,这件事是他自作主张,与导师刘丰毫无关系,刘丰事先并不知情,是他假借了刘丰的名义。他同时宣称,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他该负什么责任就负什么责任,根据司法程序走,他既不会主动承认什么,也不会回避任何责任。

走司法程序,疑罪从无,在事实清楚且没有任何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谁也不能逼丁齐主动承认杀了田琦。

星期天中午,卢澈的办公室中,卢澈和小程正在看丁齐给田琦做诊断会谈时的监控资料。和网上流传的那段无声视频不一样,监控资料是有声音的,不仅把音量调到了最大,而且还经过了技术处理,企图将背影噪音中被忽视的微声也找出来。

在监控记录的后半段,丁齐就背手站在田琦的对面,监控镜头是对着丁齐的侧后方,录不到他脸上的表情,也分辨不出他这段时间内是否对田琦说了什么。就这么站了半个小时,田琦便突发抽搐而亡。

技术处理的目的,就是想看看丁齐在那段时间是否还说过别的话,但是没有发现。

其实丁齐说过话,他曾轻声低语,就像在田琦脑海中响起的魔鬼的声音。但他提前测试过诊室中的设备,知道在这个角度,镜头拍摄不到他的面部动作;而在这个距离、这种声音,麦克风根本收不进去,就算通过降噪等技术手段也是发现不了的。

其实老卢和小程已经从头到尾看过好几遍了,就连老卢都看得头皮发炸,假如没有卢处陪着,小程自己一个人根本都不想再看。老卢又一次问小程道:“你再仔细回忆回忆,当时是什么状况,你确定后来没有听见丁齐再说任何话?”

小程心有余悸道:“自从丁医生拍了我的肩膀之后,我就再没有听见他说话,就跟监控记录中是一样的。但我当时的状态有点发懵,虽然人是清醒的却反应不过来,肯定是被他催眠了,丁医生把我和田琦都催眠了……”

卢澈脸色一寒,训斥道:“小程啊,我要严肃地提醒你,这话就不要再说了!”

小程低下头道:“完全没想到丁医生……我也只是猜疑而已,并没有和任何人说,只跟您汇报了。”

卢处长:“跟我汇报是对的,但你的猜疑就到此为止,以后憋

在肚子里、烂在心里。别忘了你是现场唯一的旁观见证者,你多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对调查产生影响,一定要实事求是地谈,有什么就说什么,没有的、仅仅是你自己瞎猜的,就不要说。一会儿你要跟我去开会,我先给你打个预防针,记住了吗?”

小程点头道:“我记住了,就四个字,实事求是。用证据说话,不添加任何不能确定的其他内容。”

卢澈又看着小程道:“你好像被吓着了?”

小程擦了擦汗,惭愧道:“您不知道,当时的场景实在是太诡异了。”

卢澈的语气变得温和了很多:“你是第一次看见一个活生生的人死在面前,是吗?”

小程又低下了头:“是的。”

卢澈语重心长道:“你刚刚参加工作没多久,有些状况不适应也很正常,但你是个刑警,将来还有可能成为一名法医,各种血腥恐怖的场面恐怕要见很多,要有这个思想准备与心理素质,今天的事情就算是一次锻炼。”

小程连连点头道:“您说的对。”

卢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去开会吧。”

两人来到了会议室,这里已经坐了二十来号人。他们今天要正式开会,给这一事件下个内部调查结论,然后汇报。

照说心源性呼吸衰竭,应该就是田琦自身的原因。但调查目的,主要就是看丁齐与此有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能明确丁齐所负的司法责任,避免公众以及死者家属的误解。

社会上有些传闻是不实的,田琦在安康医院并没有受到虐待和折磨,他身上虽然有很多伤痕,但经鉴定都是旧伤,没有近一个月留下的任何内伤和外伤痕迹。那么调查所关注的重点,就是丁齐对田琦的死亡究竟有没有责任?

事发当时的人证、物证都有,人证就是小程警官,物证就是监控记录。等唐局长发言完毕,窗帘被放了下来,投影仪打开,大家一起看监控录像。其实在场的人都已经看过不止一次,但为了表示调查讨论的正式严肃,大家还是坐在一起从头到尾再看一次。

这一看就是整整一个小时,等窗帘重新拉起,所有人的脸色都不是太好看,神情甚至有些恍惚和疲惫。监控录像的前半段,丁齐和田琦的“变态”谈话令人毛骨悚然。而后半段几乎就是一动不动的静止画面,无论谁盯着它看半个小时恐怕都不会好受。

“大家都有什么结论?……老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