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尸体身上的线索,锁定凶手身份(1 / 3)

大案放在凶杀案件,一般都是三起以上的连环凶杀案。

格林收集的洛杉矶各大高校、社区大学,最近半年失联华裔男留学生的资料信息,加起来得有个小二十个人。

这种案子,要是放以前,爆出去高低得占新闻榜好几周。

“这么多失踪案,之前都没有什么线索吗?”

布莱恩有些惊讶。

那些失踪者的家属,也会联系学校,联系大使馆啊。

大使馆收到的线索多了,一查,就知道事情严重性,不至于一点风声都没听过啊。

格林摇摇头

“我昨天下午,叫上朋友,先后联系了各大高校的华裔群体,然后又去了一趟帕克中心(洛城警署总部),查询了最近半年关于华裔留学生失踪案的案件。

结果发现半年只有三起报案。

其中两起被定性为误报,剩下一起是失踪者的女朋友,私下报案,目前那个女生已经被退学,留在警局的联系方式也空了。”

闻言,布莱恩有些沉默了。

这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那些高校,把案子都压下来了。

美利坚这边高校,学阀阶层不是开玩笑的,人脉网络遍布政、商、还有大量社会中高层群体。

区区一个外国留学生失踪,根本没人会在乎。

至于那些失踪者的同学朋友听听格林说的那個报案女生的下场,就知道他们会遭遇什么样的威胁。

这年头,华国那边过来留学的人,不是有钱人,就是举家之力+天赋之子,才有机会过来。

人都是自私的。

这玩意,就是这么操蛋。

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

那就是华人话语权的问题。

洛杉矶其实是华人移民的核心区域,数量真的不少,几乎相当于白人之下的第二个肤色群体,并且大部分条件都不差。

问题是,这边华人富豪、中产等等虽然不少,但因为地域、移民成分、年代等等太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家没有凝聚成一股力量。

早期移民,大部分都喜欢老老实实做事、赚钱,在z治上面努力的不多,最多也就是一些大富豪搞点什么政治献金,而不是自己往上爬,导致整体的话语权也很稀碎。

这种情况,被人欺负也没办法。

其实严格来说,这个时期,因为需要华国那片的市场,加上一些场外因素,早些年,华人群体想要往上爬,还真不难。

至少比那些黑叔叔简单多了。

问题是内斗的厉害,不争气啊。

压下一些思绪。

布莱恩将资料还给格林“死者的身份,确认了吗?”

格林点点头,将手上资料中的一张,抽出来递给布莱恩

“确定了,这是他的资料。

死者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的新生,华国江苏人,在外租房子住。

昨天的时间有些紧张,我通过他们学校的留学生互助会,联系上了死者的室友,想要拿到对方的电脑手机。

但对方室友说,东西都被死者带走了。

死者最近在网恋,最后一次联系上他们的时间是四天前,对方准备为爱退学,所以最后没有进行报警。

不过我感觉那些留学生,神态有些不对劲,详细询问却没有人配合我,加上时间很晚了,我就先回去了。”

布莱恩点点头“格林,你做的很棒了,十分有执行力,对了,死者室友电话给我,我联系他。”

有意思,死者居然是他的校友。

布莱恩就是u毕业的。

这个学校,属于加州大学系统中的一员,位于洛杉矶市区的西边,成立于1919年,全球排名都很靠前。

二十多个失联留学生,虽然未必都是遭遇了意外,估计也有那种单纯先上野鸡学校,然后过来打黑工的,但大部分失联学生,都是家里的骄傲。

人一没,就相当于一个破碎的家庭。

加上这些人,也算是布莱恩这个世界的同胞。

他还是希望能尽快将凶手抓出来的。

布莱恩拿起座机,拨打了死者室友的电话。

等待过程。

他快速扫了眼死者的资料信息

杨伟,江苏人,18岁

资料信息有些简陋,身份证这些信息都没有,看得出来,不是学校登记的信息,不然也会有死者父母的联系方式。

格林一整个下午,能弄到这些,已经很厉害了。

听着电话里嘟嘟嘟的等待音。

布莱恩思索着凶手的犯罪思路。

这种网络犯罪,大概率属于广撒网,随后筛选,再精准挑出选中的目标下手。

那么凶手,为什么执着于华裔男性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