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做少数人,仁和郡主!(1 / 2)

蝗灾?

罗秋心里猛地一怔!

他想起来了,贞观年间,就在帝都武安,确实是发生过一场极为可怕的大蝗灾!

根据史册中记载,那一年的京师民不聊生、饿殍遍野,甚至在民间,还有一些人易子而食

那一幕幕的惨状,就连史书都不愿多写,因为没有人能够平静地描述完这一段历史!

听者伤心、闻者落泪!

这其中还出现了一个典故,那就是太宗也即为章二陛下,做了一件令整个大晋,都瞠目结舌的事儿,那就是

在咒骂了一通后,生吞了一只蝗虫!

且不论他是不是在作秀,就凭着这生吞蝗虫的魄力,章二陛下就不愧为历史上少有的明君。

体恤民情,关心苍生之疾苦!

正因为如此,大晋才挺了过来,并且在贞观三年的时候,还能有国力去远征东南南,并且一举覆灭了颉利可汗的十万大军。

“侯爷,侯爷!”小孩儿拽了拽罗秋的衣服,才让后者从愣神中回过了神来。

“嗯?你说。”罗秋的脸色有些凝重。

小孩儿小脸蛋上满是委屈之色,道,“根本没人愿意相信俺祖父,甚至就连俺爹,都认为他疯了”

稍稍顿了顿,他的眼中又满是坚定,握着小拳头道,

“不过俺知道,俺祖父的能耐,那可大着呢!侯爷,这件事儿若是你不相信的话,就全当没有听过好了。”

他一脸的沮丧,眸中还有泪花闪烁着,也不知道是经历了什么。

其实人们并不是不相信,而是不愿意相信!

老百姓们都认为,蝗虫即是老天爷的代表,派遣它们出来,是因为你们干了坏事,要来惩戒一番。

蝗灾,那本就是一件极为恐怖的事情,没有人愿意去面对!

这种天灾,本是要饿死人的,还是一大片一大片的那种。

人性本来就是如此,忠言逆耳,在心底里总存着那么一丝的侥幸之心,结果

“我信!”罗秋替他擦了擦眼泪,柔声道。

自古以来,这真理本就是掌握在少数人之中,但可笑的是,就是这点儿的少数人

其结局往往都比较凄凉!

不管哪一国、不管身处何地!

这本就是人类的劣根性!

“俺就知道俺就知道俺祖父说的没错!”这小孩儿听着这掷地有声的回答,还有些激动,低声哽咽着。

“这件事儿你回去后,告诉你祖父莫要再搭理,我自会处置!”罗秋沉声道。

这一次,他还是选择做这少数人!

回到血衣候府,天色也还算早,罗秋让掌柜的亲自送那小孩回去,顺道给他家一大笔的银子,用以给那老人治病。

根据小孩的描述,他祖父为了这件事儿,不断奔走相告,还想要劝说乡里乡亲,早些将这庄稼提前收了。

谁会信?

在五月天里收庄稼,这一年到头来,岂不是白忙活了?

又有谁舍得呀!

甚至一些脾气暴躁的,都险些将这老头儿打了一顿

四五天过去了,老人家却是郁气成疾,病倒在了床上。

罗秋对于蝗灾并不太了解,不过也从小孩儿的嘴里边,得知了一个极为关键的信息。

久旱必然会闹蝗灾,这是定势!

一边想着,就溜达到后院,罗通这熊孩子已经被揍得鼻青脸肿的了,还绑在了一根木墩上。

饶是如此,这倒霉孩子依旧跳的很。

“你个狗日的,有本事就弄死小爷!小爷若是皱一下眉头,你就得喊小爷一声爹!”

罗通还在大声叫嚣着,随即又拧巴着一张小脸蛋,那眉头都快皱到一块儿去了。

“快快快!看到没有?小爷都已经拧了这么多下的眉头了,你快喊一声‘爹’来听听!”

这话听着,就极为气人!

“你个小兔崽子!哟吼?还敢嚣张,瞅瞅这是什么?盐水!待会儿咱就往你的猪脸上抹去,准让你痒得慌!”

老梁这个气呀,鼻子都快要歪了

“哼!尽管放马过来!若是小爷喊一声”罗通这嘴还很硬。

“行了。”

罗秋大步走了过去。

“哥!”罗通的小脸顿时就耷拉了下来,撅着张小嘴儿道。

“你个倒霉孩子,还真是能闹腾!老实说说,这次又怎么会想着,跑去醉香楼闹事儿?”罗秋有些好奇。

尽管罗通喜欢闹事,却也不是麻瓜,像是醉香楼这种有深厚背景的,他又怎么会傻愣愣地跑过去?

李孝恭也不是什么好相与之人,罗秋跟他没太多的交集,若是真要闹腾起来,就一个小罗通,还真不够人家打的

也因此罗秋才会让老鸨去通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