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脑洞大开,胸怀宽广(3k)(1 / 2)

高振东一愣,笑道:“何总开玩笑了,呵呵。我就是脑洞大点儿,在火炮方面,论实际功底和经验,可比不得你们。”
“脑洞?这是什么新技术?”何总有点儿傻。
高振东暗骂自己把日后的网络流行语都弄出来了,连忙解释:“不是不是,我的意思是我就是思路上天马行空一点儿,实际的理论基础和工作经验,比你们可是差太多了。”
再说了,要论脑洞,比自己大的人多的是,有的还很出名,有他们珠玉在前,自己这个算个啥。
“哈哈,高主任这个说法有趣,有趣。”何总听明白了脑洞的意思,感觉挺有意思。
高振东正色道:“我就是想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看看对于课题的推进有没有什么帮助,别的我倒没想那么多。”
何总握住高振东的手,用力摇了摇:“高主任,就这一条,我就要感谢你了,解决大问题了。这样,我回去和上面汇报,争取尽快能把5DL火力方面现有的情况全部提交给你,你好好看看,给我们再出出主意。”
何总仔细想了一会儿,在脑袋上拍了一巴掌:“我明白了!乘员只稳定瞄准镜,那瞄准线就非常稳定,这玩意儿轻嘛。这样就解决了现在炮、镜刚性连接导致的连瞄准线自身都不稳定的问题。”
何总没转过弯儿来:“中间加一道程序,那不是更慢了么?”
“达瓦里氏,我们南边那位朋友,好像搞出来一些我们很需要的东西。”
“对对对。”
高振东点点头没说话,让他自己想。
大力出奇迹算是被伱玩儿明白了,何总。
“你确定说的是真的?”
是的,晶体管计算机已经正式定型,型号名称为DJS-59型晶体管计算机。
高振东问了一个不那么敏感的问题:“何总,我们的坦克火控,测距是怎么测的?”
“不不不,这是我们在他们东北航发机构支援的专家传回来的消息,虽然我们的朋友把秘密守得很严,但是他还是听说了一些消息。”
高振东微笑道:“何总,您再想想?”
“瞄准镜分划测距。”何总毫不犹豫,泄密?我这是在往回扒拉秘密呢。再说了,现在的5DL也是仿制北方大毛子家的,能有多少秘密。
高振东一愣:“材料?我不是学材料的,火控和计算机才和我本专业是相关的。”
何总一拍大腿:“你猜得太准了,高主任。火炮转动惯量大,干扰强,导致不论是手工调炮还是自动稳定,火炮的稳定都很困难,因为作为稳定目标的瞄准线,自己都是不稳定、不准确的。”
何总他们对于高振东的多才多艺,已经有点儿麻木了,但何总还是没忍住:“高主任,你学材料的,除了对计算机有研究,连火控都有见解?”
报关人是一位华人青年,看见关口人员看向他,他摘下礼帽,很友好的向这位关口人员笑了笑。
高振东不再和何总说这个,连忙把话题拉了回来:“何总,说完了炮和弹,我们再说说火控。”
“那看来的确是真的了,我亲爱的达瓦里氏。好的,我知道了,我们得做点儿什么,我会向上面汇报的。”
——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月过去,高振东已经把晶体管计算机的使用者的培训做完了,现在这批人,已经熟练掌握了使用DJS-59型计算机进行程序编制、数值计算等工作的理论技能,正在进行上机实操训练。
高振东道:“我自动化的!今年刚毕业。”
这间计算机房提供了最好的环境条件、供电能力、蓄电池系统、电磁屏蔽设施、多级防雷防浪涌系统、架空防静电地板,连高振东自己,进去都得换鞋!
嗯,很有礼貌,按照惯例,关口人员问了一下:“你这批元件用途是?”
不是什么奇怪的东西,常见的电子元件,全世界大点儿的国家,都能生产。
“生产收音机,先生,您知道,现在整个东亚东南亚,对这个东西需求很大。”
高振东:???
与此差不多同时,北边的大毛子负责航空发动机的某地,正在发生一段对话。
高振东笑呵呵的点点头,不愧是总师,自己都脑补完了。
这其实就是日后所有坦克,都把望远镜式瞄准镜换为潜望式瞄准镜的最大原因,炮镜一体没法搞。
高振东提了一个最现实的问题:“那就是说,瞄准线的控制反应会很慢了?火炮稳定也很难对吧?”
“是的,我以我家所有Vodka的名义发誓。”
何总,您别这样。
“他们有了一种合金,能大大的提高涡轮前温度,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对,分开,瞄准镜和炮分别各自稳定,坦克乘员操作和稳定的是瞄准镜,然后再用瞄准镜的状态,反馈到火炮稳定系统那边去稳定和操作火炮。”
其实主要是手上这本书吧,比较超前,而且深入到的细节非常多,理论和公式也很多,无论如何,直接拿出来都是不合适的。
“你能说得具体一点么,我亲爱的达瓦里氏。”
此话一出,草原拖拉机厂的人惊为天人,无话可说。
高振东补充道:“其实对于火控,我倒是还有不少模糊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