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计算机的青春(1 / 2)

与通信院的人不同的是,十二机部领导拿着这个消息,就跟三伏天喝了冰阔乐一样,心情舒坦。
强忍住到十七机部那边抢人的冲动,他自言自语:“消息传输,文件传输,这样电话网能干的事情,可就不止是打电话那么简单了,哈哈。”
看着运算所的汇报材料最后几行字——“兹事体大,如何利用,望部里及相关单位尽快论证,速下决断,以期早日发挥其效益。”
“这个东西的确有些太过便利,好是好,他们那边不好下定论也是真的。这个事情,恐怕防工委、邮通委、教育口、宣传口都要一起坐下来讨论讨论才行。对了,还有十七机部那个打铁的,人是他们的人,也不能撇过他们去。”
领导一边自言自语,一边盘算。
于是从运算所回到三轧厂的高振东,临近下班的时候,接到了周六下午去十二机部开会的通知。
今天是星期四,之所以不是第二天就去,主要是因为与会人员实在是难凑时间,都是百事缠身的忙人,一天半能给你凑齐就算是特例了,还要啥自行车。
不过还别说,在高振东这里,特例还真不少,他每次的动静儿,都能惊动到十七机部、防工委、十二机部领导这個级别的人,也算是个异数。
接到电话,把会议安排写在自己的工作日记本上,高振东就把这个事情先放一边了,他回过头来,开始忙活运算所给他做的另外一块电路板的事情。
对,就是上次苏卫华来解决反舰导弹掉高度问题时,高振东受到启发想起来的那个做减法的电子设备。
电路板运算所给做好了,电子元件是娄守行通过港岛渠道,从西方国家搞到的,也早就给他送来了。
这个东西,其实说起来也简单,他要在DJS-59的基础上,做一些精简,利用刚刚出现的集成逻辑门电路,做一个规模更小的、精简版的DJS-59出来。
这个东西,在高振东的设计中,与DJS-59由很多块50*50cm的电路板组成不同,其组成仅仅是总面积为50*50cm的电路板。
这50*50的总面积上面,集成一个精简版的DJS-59全晶体管计算机以及必要输入输出接口,还有96字节的晶体管存储器作为运行RAM,而更多的RAM和程序存储ROM,则采用外挂的方式。
这就是高振东的想法,单片机现在集成电路技术不成熟,那我做减法,加上刚呱呱坠地的集成电路芯片,做个单板机总可以吧?
这个单板机不需要DJS-59那么“强大”的性能,有一半左右就可以,更重要的要求是能够兼容DJS-59的体系架构,使用DJS-59的大部分软件资源就可以。
这个青春版的DJS-59,要的就是在当前看来“极小”的体积,更少的耗电,来完成基本的计算工作,所以高振东甚至集成了96字节的RAM进去。
可别小看这东西,有了这东西,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能大上好大一圈,那点儿运算能力在日后看来微不足道,可是在这个时候,可真的能干不少事情。
举个迫在眉睫的例子,这东西一搞成,高振东在自己家再配上一套XS-59、JP-59,他就又能在家编软件了,现在DJS-59放在厂里,实在是很不方便。
在高振东的规划里,单板机作为单片机的替代品,去完成嵌入式系统、以及部分个人PC的工作,而DJS-59和他设计中的第二代计算机,是作为中大型计算机来使用。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靠的就是刚出现不久的集成逻辑门电路。
虽然这个时候的集成逻辑电路还没有日后的74/54系列、CD4000系列那么百花齐放,应有尽有,但是就刚刚买到的多路集成或门、与门、非门芯片,就足够他玩儿花活了,这三个逻辑门,是其他一切逻辑门的基础。
一片集成逻辑电路上,往往就有四到七路上述基本逻辑门电路,这就意味着一片芯片可以代替过去的几个乃至几十个晶体管。
再加上节约下来的阻容元件的面积,节省的直接就是数倍乃至十多倍的面积。
怀着一点点激动的心情,高振东开始了单板机的调试之路。
减法是早就做好了,高振东用或门、与门、非门已经把单板机电路设计了出来。
不过与DJS-59不同的是,DJS-59是抄,而这次是正儿八经的自己设计,虽然有DJS-59的大量成果可以借鉴,但是这还是一套新东西。
集成电路是新的,电路图是新的,电路结构也可以算是新的,还要考虑对DJS-59的兼容性,要调试完成,这可不是一个小活儿。
想到这里,高振东理了一下自己手上还没完成的或者准备做的事情。
材料线:单晶炉,钨铜材料、钨钼合金,以及答应京城工大的三种枪械钢材。
前三者进度还可以,特别是单晶炉,从高振东接到的汇报来看,已经开始接近尾声。后三者还没开始,不过那玩意对高振东来说轻松得很,抄答案嘛,谁不会。
信息技术线:《自动控制原理》、单板机、二代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技术、C语言。
《自动控制原理》是个长期的事情,急不来。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