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小范围部署,郑秘书的去向(1 / 2)

宣传口的人沉吟了一下“计算机不是很贵嘛,一般人能用得上?”

高振东道“价格会降下来的,相信我。虽然一般人还是会暂时用不了,但是我们担心的不是一般人啊。”

十二机部领导和防工委的领导对视一眼,防工委领导开口道“高振东同志是dj-59计算机的唯一研制人员,他在计算机方面的判断,意见是非常值得参考的。”

邮通委、教育口、宣传口的人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dj-59他们系统里是都有了,但是传说中的研究人员,这还是第一次见到。

没想到是这么年轻的一个小伙子,而且并没有躺在dj-59的功劳簿上吃老本,而是这么快就又拿出了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先进技术。

可别小看调制解调器,在这个时候,放在国内,那就妥妥的是先进技术。

有了防工委领导的背书,高振东对于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的说法就不由得他们不重视了。

话不用说得太明白,也不能说得太明白,反正大家都重视上这个问题了。

不过教育口的还是看着眼热“能不能在各大高校部署一点,既方便高校间的学术交流,又能引导和提供条件,让这個专业的学生们在专业上走得更快、更远。”

邮通委的也赞同“不止高校,还有科研机构也是,这东西的便利性的确没得说。我都准备在几个重要的城市之间布置上这么几套东西,至少能保证这些城市之间通信手段更加多样,更加便捷。哪怕是花一点钱也是值得的,dj-59嘛,少量的还是部署得起。”

宣传口的就更是有感觉了“有了这东西,我们各地的新闻稿也不用发得那么辛苦了,而且速度快得多。”

大家对这个东西的好处还是看得很明白的,所以哪怕保守一点,也想先用起来。

讨论过程中,防工委领导问高振东“高主任,这个通信方式的保密性怎么样?”

高振东摇摇头“由于运算能力的原因,暂时是采用非加密明文传输,特别是双方的握手认证阶段的明文传输问题比较大,这比较麻烦一点。不过这倒不是大问题,我们可以增加相关的加密手段,无非就是速度慢一些。”

数据正文是明文还是密文其实根本无所谓,因为对于程序来说,它传送的就是数据而已。

要安全的话,可以用加密程序先对内容进行加密,然后再传输。

麻烦的是握手认证阶段的明文传输,这导致系统容易被抓包抓到用户名、密码等关键信息,而且欺骗类的攻击更加容易。

偏偏握手认证阶段的加密,比起数据正文加密是要麻烦一些的。

不过这个问题也不是太大,高振东是有一揽子的解决方案的。

防工委领导闻言,放下了心。

邮通委的人对此倒是不担心,只要不是机要那部分,只是民用的部分的话,在他看来,电报怎么保证基本的安全性,这东西怎么搞就完了。

其实还真差不多,管理手段加上技术手段就可以嘛。

这就有点类似以前搞安防的人,经常开玩笑说的一句话“绝大部分安全技防手段都不如在那儿拴条狗,如果还能配个人,那就更好。”

至于宣传口、教育口的人,就更是无所谓了,这个事情,交给你们防工委和邮通委解决就好,我们只管用就好了。

民用的归邮通,敏感的归你们俩,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去办,完美。

郑秘书全程吃瓜,基本上只管“嗯嗯,啊啊,对对。”

最后,基本上达成了一致。

重要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适当部署一部分,宣传口和邮通系统根据自身需求部署一部分,在进一步的安全技术和管理制度完善之前,不大面积铺开。

后期加装部署的单位,需要向各自所在的系统申请,该系统评估认可后,再向指定机构申请,全部通过了才能部署。

对此高振东并无意见,这个时候可不怎么太平,对于安全的现状,以及需要做到什么程度才是最合适的,自己肯定没有在座的领导门儿清,他们的决定毫无疑问是最稳妥的,自己只要从技术上配合就好。

再说了,现在想大面积部署,那也是不可能的,一台dj-59要十几二十万呢。

散了会,防工委的领导专门跑过来叮嘱高振东“最近不要往外跑啊,我安排安排,再请你过来说说‘棋赛’的事情。”

我倒是想往外跑呢,可系统也不怎么支持啊,跑不远。

他笑着道“好的领导,再说我三月份结婚,也没法往外跑。”

领导闻言非常高兴“要结婚了?嗯,你那个对象不错,她家也不错,哈哈哈。这回你就算是彻底成家立业了,记住啊,给我发个帖子,我要来沾沾喜气的。”

在这个年头,对于自己看好的人,所有的长辈或者领导对于其成家都是持喜闻乐见的态度,这代表着一种阶段性的稳定,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