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营盘村掀起你的盖头来11(1 / 2)

记录者的密码 王萧萧 1255 字 1个月前

11、审计所

宁海省荣s审计事务所离王萧萧单位不远。

审计事务所主任姓宫,六十出头,事务所是他退休后,被聘任担任的。

宫主任头发黑黑的,不多,抹了发蜡,服服的贴在头上,面部很丰满,笑容可亲,可信感满满的。

听了来意,看了证件后,宫主任笑了笑,出去了。

过了一会,宫主任拿出厚厚一本审计报告,交给了来访者。

(当时确实是一段被称为“记者为王”的时段,这些本应当是隐私或者保密的材料,对于持记者证的来访者,并不限制,或者说限制性小。现在,随着法律的完善,和对权属的保护,肯定要费一番周折。笔者注。)

“这份审计报告,是王局长交代村民向我们提出申请的。审计钱是村民们自发集资出的。”

“这一阵子,省里、市里没有少来人,调查了解这个事情。”

“他们有什么结果没。”

“这个我们还不知道,也没有得到消息,只是把审计报告带走了。”

“当时王局长抓这个案子,为什么她们没有委托审计。”

“唉,王局长我们早就认识。她这个人原则性很强。抓这个案子阻力很大,可以确定这其中问题,上边不让立案,所以也就无法进行调查。只能让村民自己来申请审计。”

“审计的结果怎么样,村民说一个多亿全没了。”

“经过审计,确切的说,村里的征收补偿款,除了扣留的养老金、农村合作医疗钱,还有预留的开支钱,还了乡里欠的提留钱,在外吃饭的挂账钱,基本都投了进去。”

“这么多。这钱全进去了收不回来吗。”萧萧慢慢的翻了翻审计报告,还是礼貌的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宫主任上。

“咱们这次审计主要分为对账务收支的审计查证。经查,一共投入了一亿三千多万元。其中,总共办了公司104家,实体性公司只九家。其它都是经营性,说白了有皮包公司、倒买倒买公司。而这些皮包公司,说白了,是将村里的投入装进了自己的皮包里。”

“这些投资的支出主要用于购买原料材料、购买设备、机械、电器商品,从支出采购的真实性确实在存,也看似合法合规。但是,从采购这些物品来看,假冒伪劣居多,但是价格完全是市场价格。物品大部分积压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公司里。”

“是不是可以认定,这些公司经济上存在问题,比如串通起来,卖假货,暗中吃回扣,挣差价,最后把东西烂在了村里。”

“因为现在没有立案,这个还不好说。但是,从对现存的企业和库存的商品来说,问题确实很严重。”

“咱们最终的审计结果是什么?这个我们不专业,审计报告刚才看了几眼,做得非常详细。”

王萧萧离开原来的施工单位前,是公司的对外工程处处长兼任民营管理处处长,处里有自己的财务,来之前,又对审计工作做了充电,多少还是了解些。而采访中,不知道,就是为了更加知道。

“审计对外人来说,一直有种神秘和不重要认识。以为就是核实一下账目,看看哪有差头。其实远远不是这么简单。”

“不过你们记者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间不会不知道审计。”宫主任见二位来者这么谦虚,说话也随和。

“审计结果,营盘村投资的一亿三千万元中,有四千多万是合法、合规投资,并且有几家企业还产生了效益。如果经营好了,将来很有发展。”

“如果没有这几家企业,营盘村的状况真是不敢想象。”宫主任语气中有无奈,也有对这几家企业的肯定。

“而其中的8700多万元,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存在明显的问题,造成财务的真实性、合规性更是严重。现在这些只是反映在审计报告中。”

“这个报告是否可以做为给营盘村村民反映问题定案的依据。”王萧萧又故作不知的,问了一句外行话。

“其实很多人都觉得,审计报告这个东西准吗?审计完了有什么用。”这次宫主任没有察觉到,而是对外界对审计工作的不认知、不信服,有些想法。

“这份审计报告出来后,王局长也得到了。也就是这个时候,王局长被调离了。从一个重要部门的正职,调去管档案,可以想想,这背后有多大的文章。”

“对了,把您们二位的记者证我去复印一下,这个事我们还得向上面汇报一下。你们也是第一个因为案子来到我们这里采访的,留个纪念,写到我们的年工作里。如果有什么事情,你们随时来。”

。。。。。。

再次来到审计事务所,已经是三天后的事情了。

宫主任称已经得到了上面的通知,让配合好,并对审计报告中的内容主要部分做了录音。

录音完成后,已经熟悉了,彼此之间的谈话不再那么咬文嚼字的,大白话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