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逆袭琅琊(1 / 2)

由于战前被消耗得太惨、士气过于低落,临阵决战前又被关羽变着法儿额外打击了一波士气。

再加上关羽武器更精良、部队严阵以待,用计逼着夏侯渊打冲锋、他自己打防反,还瞅准敌军预备队衔接的空档斩杀敌军先锋将领……

那么多胜负手的因素叠加之下,夏侯渊最终被打得全面崩盘,可以说是一点不冤。

哪怕他拥有三倍的兵力优势,也不足以扭转如此多的负面因素缠身。

不过,朐县之败,还远远算不上此番曹刘东海战役的结束。夏侯渊惨败之后,关羽当然要趁势反攻,扩大战果。

只可惜,关羽本人在这天最终的决战追击中,也稍微受了一丁点皮毛小伤,所以必须略微休养几天。他只好把追击和拦截的任务,交给张辽和周瑜来具体执行。

说起来,关羽这伤也不算意外,他只是被几根弓弩箭矢射中了。如今的关羽,穿的可是最精良的冷锻灌钢鱼鳞玄甲,所以哪怕有点“吸箭体质”也没什么大碍。

以关羽此战连斩二将、冲锋在前的姿态,稍微中几箭也是很正常的,属于大概率事件。

那些普通弓箭都只能嵌在甲面上,根本没有穿透。偶尔一两根弩箭,也都是至少五六十步以外射的,动能衰减了一半以上,也不足以造成多大伤害,只是些浅层的皮肉伤。

当天的正面战场厮杀,一直打到下午未时末,才渐渐消停。关羽中箭后,忍着轻伤,带兵进入朐县,先跟糜竺会合。

然后糜竺一边紧急安排医官给关羽处理伤口,关羽一边口头交代张辽、田豫、韩当三人追击事宜:

“今日的战场,明明是在朐县城南,但夏侯渊惨败之后,却宁可绕城而走,往北撤退,显然是担心直接往西撤退,会被我军一路死死咬住。

到时候他要一天之内连渡沭水、沂水两条河,才能撤到安全地带。而我军追兵肯定可以趁着他分批渡河的机会,咬住他的殿后部队继续扩大战果。

所以,他才仗着自己骑兵更多,要先往北撤退一段,与我们拉开距离,然后再折向西边。但是你们也不必担心,我自有办法料理。

文远,你带全部的骑兵,死死咬住夏侯渊尾部,但千万不要逼太近,只是骚扰拖延即可。你不到三千骑,对面怎么说也有万余骑,你要是跟步军主力脱节了,单独跟夏侯渊厮杀,他返身杀回,你也是顶不住的。

好在我于此战之前,已经交代了公瑾,在北侧朐县和祝其、利城之间,挑选沿海林木茂盛之地择机登陆。只要夏侯渊往北撤的路线离海岸线不远,今夜就有可能被公瑾埋伏。

公瑾的兵力虽然也远不如夏侯渊多,但夏侯渊惨败之下,突遇大军黑夜拦路,必不知我军虚实多寡,到时候必然惊散。文远你保持距离,看到夏侯渊乱了就杀上去。若是始终不乱,公瑾没能埋伏得手,那就按兵不动,来日撤回便是。

国让,伱和义公带着步军主力,往西北偏西行军,也是朝着郯城以北的沭水三公山渡口而进。如果你们直接追着夏侯渊跑,是不可能追上的。

但夏侯渊如果一开始往北逃、被公瑾惊吓后不敢再走沿海、不得不提前折向正西内陆、又被文远纠缠拖延,你们直奔三公山沭水渡口,还有可能在两天之后打个追敌余尾的小仗。”

张辽和田豫、韩当立刻表示领命,这就要各自去安排部署。

关羽看田豫转身要离去,又想到一事,连忙喊住众人:“且住!”

田豫韩当连忙回身抱拳,静听吩咐:“不知将军还有何吩咐?”

关羽摸了摸刚包扎好的小腿,语重心长地提醒:“对外一定要保密我受伤之事,你们带着步兵主力追击时,还是要打我的旗号,如此夏侯渊才丝毫不敢轻视。

你们三人,总之记住一句话:扩大战果是次要的,保存实力、确保安全才是重中之重。我这伤原本倒也没那么碍事,但此间俘虏甚多,我若亲自带重兵追击,后方难免不稳,还是先歇息养伤两三日,顺便梳理俘虏。咱不必贪多嚼不烂。”

关羽这番话,也是绝对的老成持重之见——别的不说,光今日这场决战,战场俘获迫降的敌人,就有一万大几千了。

这么多俘虏,一个处理不好,危险也是很大的。

这些人里,有超过一万人是臧霸、孙观、孙康手下的琅琊贼、泰山贼众,

还有近两千人,是李典麾下的山阳李家私兵。

剩下两千多人,是曹军的青州兵,军纪同样不太好。可以说这三部分俘虏,都是有做贼履历的危险角色。

如果这时候关羽再不顾后方贸然全力追击,吃到嘴里的都还没消化完,万一肚子上挨一重拳,可不得都吐出来。

两边的工作,都很重要。

……

张辽等人领命后,各自分工组织追击不提。

另一边的夏侯渊惨败后,率先带兵北逃,就是想跟敌人拉开距离,然后再向西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