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漳水上涨是一柄双刃剑(1 / 3)

建安八年,三月底的一天。

琅琊郡,诸县,日照镇。

刘备阵营几大掌握徐州局势的重臣,难得地齐聚此地。

趁着备战闲暇的时光,一边瞧瞧热闹,观摩一下诸葛瑾过去几个月鼓捣的新成果,

一边也是估计袁谭近期又会派人来求援服软,而诸县是刘备阵营如今名义上的领土最北端,所以诸葛瑾等人来到边境,也更便于跟袁谭接洽。

有了刚刚训练好的信鸽加持,跟袁谭之间的最新谈判一有什么进展,也便于送到合肥跟刘备汇报,往返便利,至少能省掉回程的一大半时间。

诸县这地方,说起来还是诸葛瑾的封地——他可是建安四年就受封为正儿八经的“诸侯”了,也就是诸县的侯,跟吕布的温侯一样都是一字侯。

但因为这地方始终掌握在其他诸侯手上,他这个诸侯直到今年,才第一次莅临自己法理上的封地。

去年的时候,也只是让三弟诸葛均先过来本地当县令、让鲁肃过来当琅琊太守,先帮他治理整顿了一番。

法理上来说,诸葛瑾这个诸县侯是有封邑户数限制的,曹操当年给他名义上封了两千户,实封当然是没有。后来为了挑拨他和刘备的关系,在诸葛瑾参与灭黄祖立功后又加过一千户。

本来么,诸县作为山区小县,沿海的地盘又没开发出来,人口也不多,把全县加起来也凑不够这么多户数。

但是随着去年刘备阵营实控此地,需要把这儿作为航海北进的枢纽跳板,新建了日照镇和日照港,短短一年之内,诸县就得到了大发展。

日照这座海港小镇的人口,比沂蒙山深处沭水河谷里的县城人还多。有了海路的连通后,货物和粮食的进出补给也方便了很多。

原本开发成本不划算的沿海山坳小平原,也都能一块块开发出来,种粮种菜,为海港的工商人口提供补给。

更多是在朝海的山坡上种上密密麻麻的茶树、果树。只是才刚种一年多,所以都还没成熟,没有产出。

经过这样短短一年多的建设,诸县的总人口早已膨胀超过了五千户。

按理说其中只有三千户可以免税、然后把原本应该缴纳的税赋贡给诸葛瑾個人享用。剩下的户数,钱粮税赋还是要上缴地方,以供军需政务开支。

不过刘备阵营内显然没人会来当这个恶人,刘备自己也很会做人,不管诸县将来有多少人口,都会永远作为诸葛瑾的自留地。

开玩笑呢,诸葛瑾对刘备的贡献有多大,实享一整个县的租税,这不是大汉朝体恤忠良应该的待遇嘛。

……

“真没想到,此地被袁谭割让给我军,治理了仅仅一年多,就能如此繁荣。谁能相信,前年这时候,这里连个镇子都没有,只有几家渔户。”

关羽等人在本郡太守鲁肃的陪同下,在日照港的镇子上转悠了一圈,也坐船在近海游览了一番,回到岸上后,不由如此感慨。

在港口边的一座山丘之巅,还能看到鲁肃刚让人建造的一个养鸽场,有一些负责育种和训练鸽子的研究人员在这儿做事。

之所以选择在日照建立这个研究和培育基地,也是考虑到这里是刘备阵营目前名义领土的最东北端。如果有打探到北方诸侯有什么最新近况,也能从这儿派快马信使急报、而让信使带几笼鸽子在身上,回信时就只要放飞鸽子就行了。

这个培育和训练的计划,如今还在不断试错改良阶段。所以每隔十天半个月,都会有人从这里骑马离开,然后去合肥送信,送到合肥后,就把回信绑在信鸽腿上送回来。

汉朝原本的习惯是放飞三百里、需要七到八只鸽子,才能确保有一只归巢。但合肥距离日照,直线距离刚好是一千里,里程变远了三倍之多,谁也不知道需要放飞多少才能有飞回来的。

所以年初第一次试验的时候,鲁肃派了一辆大车、拉着五十只鸽子送去合肥再放飞,最后发现居然回来了四只,这成绩已经非常不错了。后来磨合了几个月效率也越来越高。

最新这次试验,是七天前派人去合肥的,信使只需日行二百里,也不用太辛苦。带走的鸽子数量也减少到了二十只,这样也不用马车来装了,会方便很多。

按计划,今天应该也是鸽子飞回来的时候了。

鲁肃和诸葛均已经观摩过好几次了,而关羽却是第一次观摩这样的试验,还挺有兴致。便在日照镇上歇息,让人置酒设宴,与诸葛瑾、鲁肃、诸葛均一边叙谈作乐,一边等着看乐子。

随行的人,当然是立刻伺候着,端上了一些日照本地的新特产。关羽也是能够吃苦的人,对吃喝并不挑剔,来到这种海边小镇,当然要靠海吃海,并不一味求奢华。

“此乃何物?”关羽拿起席上一个不太认识的果子,好奇问道。

一旁的诸葛瑾趁机卖弄道:“此乃林檎,与辽东原产的又略有不同,虽然还有些酸涩,核大,但我觉得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