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魏延坚守钓鱼城(1 / 1)

诸葛亮的“江州边市建设计划”要想见效,需要的周期显然会比较长。

就算刘璋非常迫切想要林邑稻的种子,但考虑到农作物生长周期的自然规律,刘备军提供的林邑稻种子,只要在来年春耕之前分发到位,就不会耽误农时。

所以,刘璋军在九、十月份肯定不会太急,他们只要确保腊月时所有种子都能到货,然后有一个月的时间分发、组织,来年二月初可以按时种下去,一切就妥了。

诸葛亮的江州边市、自由贸易计划,肯定也会配合这个时间表。争取这年十一月份,能把框架初步搭建起来。

让蜀郡和广汉郡的商人也都知道这儿开了个新的边市、把人都吸引过来观望考察一番,到年底时再正式发力扩大贸易、明年年初全面走上正轨。

三四個月的筹备期和建设期,是至少的。

相比之下,庞统为刘备规划的那一手军事上的应对,显然要见效快得多——夏侯渊快则十天八天,最慢也不会超过半个月,就有可能打到垫江县。

刘璋军原本留在垫江的那点兵力,根本不够看的,自然也就需要刘备军尽快接防,并且调整好一线防御部署。

刘备也知道轻重缓急,所以在跟诸葛亮、庞统商议定策后的当晚,就紧急召见了魏延,跟他面授机宜,鼓励他明日便带兵北上。

魏延听说主公相召时,原本正在自己帐内吃晚饭。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连忙把羊油煎的鱼肉丢在一边,拿袖子抹抹油嘴就直奔主公帅帐。

魏延跟随刘备,已经五六年了,他是当年关羽、诸葛瑾灭了黄祖后,在荆州投奔过来的。不过投奔过来的当年并没有捞到打仗的机会,第二年刘备让张飞攻打荆南四郡的张羡等反叛势力,魏延才开始慢慢积功露头。

所以从初次立功算起,至今也才刚刚五年。此前能够做到汝南都尉,魏延已经非常满意了,毕竟自己资历太浅,现在也才二十三岁。

一个二十三岁的年轻人做到都尉,在旁人眼里已经是想都不敢想的成绩了。

这次入川时,刘备把他调到身边另有差遣,汝南都尉的职责,自然也让其他军官接手了。

魏延现在还是享受着都尉的待遇,但没有具体职务,这总让他有些不安。现在经过了两个多月,主公终于想到给他正式任务了,魏延当然憋着一股劲儿,想要干好一点,赢得主公更多的信任。

走到刘备帅帐外的时候,魏延还深呼吸了几口,平复一下心情,这才入内。

“末将魏延,参见主公。”

刘备正看着案头的地图,一边抬眼一边随口吩咐:“文长呐,这两个月奔波辗转,可适应了蜀中的水土?蜀中潮湿,军中士卒,至今多有疾病,你那边情况如何?”

魏延连忙表示自己状态好得很:“主公放心,区区湿热算得了什么?末将如今康健得很,蜀中饮食也都习惯。”

刘备点点头:“既如此,有一桩重任要交给你——即日起,由你领本部兵马北上,孤会再从益德麾下额外拨一些人给你,立刻前往垫江县驻守,控扼三江合川的咽喉要地。”

魏延此前并不了解巴郡地理,脑中暂时也就没有概念。听说只是防守一个县,他便有些失望,下意识说了出来:“只是防守一座小县?”

刘备愣了一下,这才意识到魏延小看了这个任务,他便起身走到魏延面前,重重拍了拍魏延的肩膀,戏谑地调侃:

“怎么?觉得自己做过了都尉、负责过一郡防务。现在却退步到防守一个县,这是大材小用屈才了?”

魏延毕竟还年轻,城府不深,加上他本性心高气傲,被看穿了心事顿时有些局促:“主公用人,必有缘故,末将岂敢觉得屈才!末将一定守好垫江县!”

刘备看他还算心直口快,也就不计较,这才把话完全挑明:

“放心吧,别看垫江只是一座小县城,但那地方极为紧要,夏侯渊破了阆中和宕渠,要继续南下穿越群山,就非走此地不可。

所以,孤这是让你独力抵挡夏侯渊的第一波攻势、待其师老兵疲,再让益德和兴霸组织后续主力反攻,一举击溃夏侯渊!

孤也是怕益德和兴霸已经名声在外,要是他们去垫江守城,夏侯渊看当地险要,又顾虑守将不俗,说不定就被吓跑不敢强攻了。

而你毕竟还年轻,此前虽有战功,但要论名声,比之夏侯渊那样的天下名将,还是差了一大截,他未必会把伱放在眼里——不过,曹贼麾下那几位大将,也就只剩这一次轻视你的机会了。这次你要是击退了夏侯渊,天下还有谁敢小觑你?”

魏延听了这番道理,才终于热血沸腾,意识到一个泼天的富贵机会砸到了自己。

原来主公就是看重了自己名声还不如张飞、甘宁那么响亮,才特地用自己来防守夏侯渊第一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