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赵家只有一女(1 / 2)

''''

u001b司徒君都在许秧秧的屋里养伤,逼问奸细之事交在离亲王和容大将军身上,二人把那三人询问一番,又是调查下边之人,都没找出端倪。

真是奇了怪了。

许秧秧也觉得这奸细隐藏得实在是好,如今一个个都排查完了,怎么还是没查到半点?

她和哥哥都怀揣此事,哥哥受伤还未痊愈,她便亲自走了一趟穗城,亲自询问一番,又查了他们的底细,确实是没有什么。

难道没有奸细?

“只是敌方阵营中有一个能掐会算的人?有一个十分了解哥哥的人?”

“不应该吧?”容大将军道,“北寒对太子熟悉的也就贺兰世子,实际上贺兰世子和太子走的也不算近,除非师出同门,否则怎么可能。”

师出同门……

许秧秧眸光乍现。

贺兰辞和哥哥确实师出同门啊!

她急匆匆要回去。

容大将军在后面问干嘛去也没得到回应,他不仅没生气,还满脸慈爱:“都说外甥像舅,这孩子和我年轻时真像,你说是吧王爷。”

司徒元鹤:“……”

都一把年纪了还和他争呢。

懒得搭理。

他决定再去问问三名将领,是不是有遗漏什么。

……

许秧秧骑马回了王府,第一时间便问赵先生还在不在府中,听到下人说赵先生又在磨豆子,便径直往偏院去。

一靠近,她就闻到豆子的味道。

许秧秧一只脚迈进去,忽地想到什么,身子顿在原地。

不对。

不是贺兰辞。

舅舅的话只对了一半,最了解一个人出兵招数的确实是同门,但不是师出同门的兄弟,而是传道授业的……师傅。

许秧秧目光一凝,紧紧望着院中眼睛还蒙着布条的赵伯伯。

那个永远一身青衣,说话温柔带笑,教她们读书写字,还会给她们买糖吃的赵伯伯。

发间已经有了一缕又一缕的白发。

不知何时长出来的。

他如今四十岁都不到。

那夹杂在墨发间的几缕白,像是青山之后孤傲的雪山,冷冰冰的。

不会。

应该不是。

许秧秧脑子里乱糟糟的。

“可是太子妃?”一道温柔和煦的声音传来,柏青手中磨豆子的动作并未停下,他道,“太子妃既然来了,怎么不进来坐一会?其实赵家豆花里还有一个秘方,我还未曾告诉太子妃呢。”

许秧秧磨磨蹭蹭地过去。

她看着水盆中的豆子,熟练拿过葫芦瓜瓢,点点舀了放到石磨上去。

“赵伯伯怎么知道是我?”

“脚步,每个人的脚步都有所不同。”柏青微微侧头,“太子妃似乎有心事,能让太子妃变得犹豫不决的,想必牵扯到太子妃身边之人了。”

石磨一直转着,两块石板之间磨着豆子,发出呼呼啦啦的声音。

许秧秧静静望着白色的浆水,忽然道:“赵伯伯又在磨豆子,是想您未过门的妻子了吗?”

“嗯。”柏青点头。

“其实。”许秧秧犹犹豫豫道,“赵伯伯好像从来没告诉过我和哥哥,母后的妹妹,也就是您未过门的妻子叫什么?我们去给诸位长辈祭拜,所见也只是个无字碑,赵伯伯为何不磕碑文?”

柏青推磨的动作稍有停顿。

这只是一个小石磨,比不得在云京的那个用得顺手。

他反了个方向推。

“太子妃也说那是我未过门的妻子,我没有身份刻这个碑文。”

“可你也是赵家的养子,赵伯伯你给哥哥外祖父外祖母上刻的都是父之位母之位,其实可以刻上未过门的妻子之位。”许秧秧越说,心里越发紧张。

因为她觉得自己的思绪不仅打开了,而且越来越清晰。

柏青停下推磨的动作,笑着问:“太子妃还有别的要问吗?不如一道问了,我好为太子妃解答。”

他这样平静。

许秧秧心跳如擂鼓,她又想到一件事:“在云京时,有次我和哥哥在街上吃早点,喝的是豆浆,那会儿天热,刚从锅中舀出来的豆浆热腾腾的,我不想喝,我说我想喝冰的,小二说豆浆哪有冰的?”

“有冰的。”柏青说。

“当时旁边有两个老人也说豆浆有冰的,而后提到赵家豆花铺子。”许秧秧注视着面前的人,岁月不仅在赵伯伯的头发留下痕迹,脸上也是,笑时明显有着细细的皱纹。

可赵伯伯给人的感觉还是初见的样子,清瘦,心中有韧。

“不错,当时是芸儿的主意。”

“赵伯伯……”许秧秧的声音弱了许多,“老爷爷口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