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新科状元快嘎了(1 / 3)

进膳间隙,永兴帝时而与身边侍卫和太监闲谈,询问宫廷内外的小事,语气温和,令人如沐春风。他虽是九五之尊,却不忘关怀臣下,常言道:“民以食为天”,他更以身作则,崇尚素朴,以示天下。

“吩咐文武百官,以后每隔三天,都要吃一天素食。以免满朝文武都什么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稠度……活不到朕中兴北昭那天!!!”

大太监嘴角一抽,赶紧记下来,随后就吩咐人去满朝文武家里,挨家挨户的告诉:陛下说了,你们别特么天天吃肉,把自己吃成三高,吃死了可不算工伤!!!

这边膳食接近尾声,最后一道甜品是蒸制的南瓜饼,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永兴帝微微一笑,取过一块,轻咬一口,南瓜的甜香与面的松软完美融合,简单而又不失雅致。

随着最后一块南瓜饼下肚,永兴帝缓缓起身,对身旁的御厨及侍从们点头示意:“今日膳食,虽素不寡,各味俱全,尔等辛苦了。”

永兴帝还特意拟制,把这顿饭的过程记录下来,供百官学习!

【嘶……我爹是自己不能吃好吃的,就不让别人吃?!这个逻辑鬼才!太特么坑了呀!】

【别人又没三高,凭啥也三天吃一天素食?天理何在?!】

永兴帝心里洋洋得意:呵呵!这不是你的主意吗?朕吃素,你也别想好过!!!

随后永兴帝睡了一觉,沈云瑶也被送到了未央宫。

傍晚。

宫中梧桐影下,永兴帝缓缓步出明德殿,留给那群匍匐于地的宫人一个冷峻的背影。他心知,这宫廷之中,每个人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或轻或重地维系着大内的平衡。饮食虽小,却是养生之道,更是君临天下的一种哲学。

华灯初上,永兴帝缓步至御花园,园中繁花似锦,月光如水,洒在湖面,波光粼粼。他命随侍的太监们退下,独自漫步于花径之中,任凉风拂面,心思莫名地舒展开来。

“皇上,夜露寒重,请添件衣裳。“说话之人,正是前几天被吴太医和周太子狂扇十六个嘴巴的安灵珑。此刻安灵珑伤好了,便也出来走动。

永兴帝微微一笑,接过安灵珑递来的披风,淡淡地道:“今夜月色真好,令人忘却了俗世的烦扰。”

安灵珑陪于帝侧,低声应和:“是,皇上。月色的确清朗,能让人心旷神怡。”

永兴帝望着那轮皎洁的月亮,心中却涌起丝丝感慨:“人生若能如此月般明净无瑕,该有多好。”

安灵珑闻言,微微一顿,柔声劝慰:“皇上劳心国事,是为万民谋福祉。但愿皇上保重圣体,才能长治久安。”

永兴帝转头望向安灵珑,见其眉眼间尽是关切之色,不禁笑道:“安灵珑,你的话语总是这般贴心,朕心甚慰。”

安灵珑羞涩一笑,低下头去,却又忍不住偷偷观望。永兴帝看在眼里,心中微动,却转念一想,这宫闱之中,哪一份情感不是如履薄冰?他无声叹息,转身继续前行。

回到明德殿,永兴帝静坐于龙椅之上,闭目沉思。他思考的不仅是国计民生,更有这紫禁城里的人情冷暖。他知道,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宫女太监,都在这权力的游戏中身不由己,而自己作为天子,更需持平衡之术,以稳江山。

夜色愈深,永兴帝终于起身,对着身旁默默守候的太监道:“传朕旨意,明日设朝,商议科举殿试前三甲该如何分配职位。国之根本,不可忽视。”

太监恭敬领命,永兴帝却再次望向那窗外的明月,心知这天下事物,正如这月之阴晴圆缺,变化无常,唯有谨慎稳重,方能长治久安。

而这一夜的思绪,如同那淡然素膳的余味,绵长而不散,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第二天一大早,北昭的礼部官员,就把科举殿试的皇榜贴了出来。

学子们聚集在皇榜下,看自己的排名。

一边看一边议论纷纷。

“听说北昭礼部可黑了,不送礼根本上不了榜单的!!!”

“真的吗?可是我听说上次那个假状元严世铎因为科举舞弊,春天的时候,就已经被满门抄斩了,按理说这次殿试,应该绝对公平的?”

“公平?公平你怎么名落孙山?!”

“你不也名落孙山?”

“我那是因为字丑,你是因为什么?”

“我……我……我是因为真菜!!!”

学子们各抒己见,礼部侍郎石宽等人也是颇为满意,起码今年学子没打起来……

夹在人群中的苏子瞻等人看着皇榜,从最后一名开始找自己的名字,可是找了很久也没有发现。

苏子瞻心里也诧异不已,难道自己也名落孙山了不成?

突然弟弟苏子由大声叫道:“哥哥你看,我是榜眼!!!”

曹彬也兴奋的叫道:“苏兄,我是探花呀!!!”

紧接着曹彬大声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