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别放手(1 / 2)

光锥外的风筝 苁光 1142 字 1个月前

由一根根金色细线罗织的网道,覆盖在王家上的整片天空。

但又不止于王家的上空,它们也延伸到王家之外的五名城。

只是五名城的其他地方,远没有王家上空的稠密。

修铭此时在金线最密集的地方,举目向四周看去,他的满目皆是金线。

它们向上、并行,最后在视野的尽头消失于一个点。

这些线大概是平行的,他所见到的像是一座山的意,更多是因为他在山中。

金线连接的地方太过于遥远,才会在这一端的观者中汇聚成一个点。

并且修铭已经猜到了这些金线是什么。

......

在修铭的眼中,金线勾勒出的视觉图景其实并不像门,既然不像的东西又能被叫做门,那大概率是它的功能与一座门趋同。

修铭知道五名城是一座特殊的高城。

它特殊的地方在于,这里的一切都是一种离散的状态。

有时看着很远的地方,只需抬脚就会转瞬即到。而有时看着很近的地方,却终其一生也难到的彼岸。

就像是城上人看到的城下景,看着很近走着却很远。

更糟糕的事情是,它的内部耦合依然在变化着。

一觉醒来后,平康坊对面菁华坊可能会跑去与轩坊做邻居,而到个体上偶尔出现在一片从未到过的地方,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本质问题是,一般世界的地理空间是一种强逻辑关联,而在五名城地理空间是一种弱相关。

五名城历史很悠长,再加上时不时的丢几个坊,丢几个人,它也有一片历史黑洞。

这种现象的具体成因他尚不明晰,但这种现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催生了另外一个现象。

也许后者是前者的另外一面,也许是五名城人长期的自救而形成。

后一种现象的表现是,每一个五名城人的身上都有一根线,他们一般叫它命线。

大多数时候命线都是无法被感知的,但在特定的条件下,这条线也会在某一个感官层次上被具象的呈现出来,这种感官层次并不局限于视觉。

这里的命线也不局限于作用在个体上,它可以向上包容到坊、城、乃至这个世界。

命线的定义与作用,都有个相对混沌的范围,或是说五名城对其研究还停在表面。

简单的说,这根被称作五名城人命线的线。

首先的第一重含义是生命线。

第一重含义中,它更多体现的是它偏现实、偏物理的一面。

五名城有着一片离散的地理空间。

那么为了维持整体的完整性,命线便成了维系整体的一种载体。

五名城人身上都有一根看不见的命线,与五名城相连。

坊与坊之间,同样被更直观的一条命线相连,它在这里名字叫大道。

城内与城外,拘着迷路月光,框住这一池潮汐,构成五名城最直接视觉印象,承载着无知行者,圈出这处空间的物理范围,连接五名城与外界的高墙。

它也是一条命线,很显然它是整座城的命线。

它的本质大部分时候是很难被触摸、看见、亦或是其他通感所能感知到的。

这却也不意味着它是虚幻无际的,命线与大道相容,与城墙相容进而诞生的衍生概念。某种程度上,也在拓展着五名城在另外一个层面的定义范围。

第二重含义中,它也是一条命运线。

它更多体现的是它偏虚幻、偏外维度的一面。

很明显牵扯命运的线,一定牵扯的也是时间。

比起这里空间的离散性,五名城的时间相对稳固,只是不知道能不能看见下一个月亮。

命运无言,也无形。

牵扯在每一个五名城人身上的命线,也表现像个什么都没有干过的绵软细线。

虽然每一位五名城人都知道自己身上命线,也知道自己提线木偶的命运。但在他们的感知中,这条线并没有绷直过,似乎也就从未干涉过每一个个体的命运与选择。

这当然是一个骗局,仅从第一重含义来说也是,保护本身也是一种改变。

好在五名城中能够直接影响这些线的人很少,他们一般也不会暴力拉扯这些命线,因为他们往往有更温柔、也更有效的方式来达成目的。

命线对于每一个五名城人影响,无时无刻的都在持续着,不显露才是最正常的命线姿态。

命线的一部分也是虚幻的,它不是单一存在的概念,大部分时候它的形态都是融合在其他高权重概念中。

它们彼此不一,甚至相争相斥。

这时的命线基本不会体现它的性质,唯一带给相融概念的体现,是高权重。

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的,五名城所有重要的人,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