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孙策:夺妻之恨,不共戴天(1 / 3)

“朕昨日有梦,梦中得遇太祖高皇帝……”

刘协再度装了一回神棍,将梦中遇到太祖高皇帝传道的事情说了一遍。

贾诩和郭嘉固然碍于时代的局限性,对于这种神鬼之事和甄宓一样,依然抱有很大的敬畏和尊重。

但他们都是聪明人,心里跟明镜似的,哪里不知道刘协在胡说八道。

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脸上都露出了笑意。

他们不信,可有人信就行!

郭嘉略显振奋地说道“太祖高皇帝显灵传道,简直前所未闻!此乃天助陛下、天助大汉!”

贾诩也抚须赞叹“若这些技法当真如陛下所言,那能带来的好处简直无法想象,对于陛下霸业可谓是如虎添翼!”

“陛下是想等双马镫、马蹄铁还有武器制造出来后,贩卖一部分给公孙瓒,助他对抗袁绍,对否?”

琉璃的制造方法、冶铁术还有细盐的提炼方法贾诩不了解,暂且不谈;但他出身武德充沛的凉州,而且久在军伍当中,也是带过兵打过仗的,可不是什么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

所以仅仅听刘协描述了一下马蹄铁和双马镫,他就知道这两样东西——可行!

因为马蹄的磨损才是骑兵最大的敌人,在马蹄上钉上一块马蹄形状的铁,无疑能大大减少对马蹄磨损;而双马镫则能直接提升骑兵战斗力,在马上更灵活、更从容!

幽州公孙瓒麾下骑兵最强,若能得到这两样东西,战斗力必然大幅度增加,袁绍想要将其击败也就越发困难了。

“文和知朕矣!”

刘协并不意外贾诩能猜到他的想法,笑道“内有你与奉孝给袁绍制造内乱,外有甄氏协助,公孙瓒说不定真能与袁绍抗衡,甚至给予袁绍一击重创。”

公孙瓒的危机,让刘协明悟,单靠贾诩郭嘉是行不通的,他得有多方助力才行。

内政、谋略、后勤、领兵、经济等等,这些方面的人才日后摆脱袁绍的钳制,一样都不能少。

郭嘉一脸期待的说道“若陛下在天工开物上所学的冶铁之法,果真能锻造出更为坚韧的铁器。借助甄氏的财力,只需为温公麾下三千精锐装备如此武器和铠甲,便能于冀州、并州、青州之间来去自如。若如此大军能有万人,袁绍便是坐拥八万大军亦不可敌!”

刘协心中的期盼也和郭嘉一样。

但他也清楚,若是给一支万人大军配备如此精良的装备,即便是甄氏也只能望洋兴叹。

天色渐晚,贾诩和郭嘉喜忧半掺的离开皇宫。

……

袁绍大战公孙瓒,牵引了不知多少人的目光。

袁绍若是取了幽州,便可肆意向外扩张,再也不用担心被人从后方偷袭。

因而有野心的诸侯,都不希望公孙瓒兵败。

此时,扬州庐江郡,皖城,孙策和周瑜两人骑在高头大马上有说有笑。

如今他们可谓是意气风发,雄心万丈。

袁术称帝后,孙策第一时间与其断绝关系,随后大肆侵吞扬州地盘,势力急剧扩张。

成了除吕布之外的最大赢家。

路上,孙策一边考察皖城的民生情况,一边问周瑜“公瑾以为,公孙瓒能挡住袁绍大军吗?”

周瑜摇动手中羽扇,嘴角挂着一丝笑意,“这些年来公孙瓒与袁绍多次相争,初期占据优势,一度要与袁绍争夺冀州。

然而龙凑之战后锐气顿减。如今建筑层楼,重门固守,妇女传宣,将士解散,且诩诩然自夸得计。

眼下虽拒袁绍于幽州之外,但最终必为袁绍所擒。”

孙策闻言大为感慨“可惜、可叹!”

周瑜也叹了口气,道“的确可惜可叹,公孙瓒驱叛胡于塞表,破黄巾于孟津,如此英雄人物,却筑京于易,以为足以待天下之变,不知卫梯舞于楼上,城岂可保耶?”

两人感慨一番之后,孙策略显担忧道“袁绍若取幽州,必将南下,我当如何?”

袁绍本就实力强横,若再占据幽州,天下之大无人可与之抗衡。

孙策光是想到将来若与粮多兵足的袁绍为敌,便有些发憷。

周瑜哂然一笑,不以为意道“袁绍若击破公孙瓒夺取幽州,必将携四州之地扫荡诸侯。可首当其冲的乃是曹操,其次是吕布,再其次才是伯符。”

“如此最快也得五到七年时间,这期间伯符无需忧虑,只需厉兵秣马,以待时机。”

周瑜说着,忽然见两道靓丽的倩影从前方走过,竟一时被吸引住。

孙策没听到下文,转过看向略微失神的周瑜“公瑾?”

周瑜回过神来,摇了摇头,略有些心不在焉的继续说道“伯符以江东之地养锐士,待袁绍讨伐曹操、吕布之时,先取荆州,再取益州。如此,则霸业可图,无惧袁绍。”

孙策听得眉头直皱,“刘表坐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