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曲终人散此生完(1 / 2)

楚梦辰看着燕辽送过来的菜不由得摇了摇头道:“西官把这些全部都送入宫吧。”

说罢楚梦辰就往卧房走刚一推开门一口鲜血喷出,楚梦辰朝后倒去,一旁的卓驰眼疾手快一把扶住楚梦辰,于是大喊道:“快传太医……”

楚梦辰再次睁开眼脸色苍白没有一丝血色和他的白发比起来毫不逊色,长处一口气,看到又是围了很多人,其中有皇上、皇后、太后皇后就坐在床边看到楚梦辰醒了一把拉住楚梦辰的手关切的说道:“辰儿怎么样?”

楚梦辰感觉到了自己即将油尽灯枯的气息和经脉却还是勉强挤出一丝微笑道:“还好,父皇儿有话说。”

皇上凑过来抓住楚梦辰的手可以看出他该是哭过,楚梦辰摇了摇头笑道:“儿时日无多,天命如此,不要为我伤心,命里我本就是立于朝堂九年,本想去了燕辽也是好事,可以可以留下残命日后孝敬父母,不想一件件事出突然,回来时儿就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这许多日儿写下了一本政治通鉴,和国器重典两书,希望可以帮到您,和后世之君。”

屋子里哭声一片楚梦辰却努力坐了起来穿上鞋在西官的搀扶下来到了他的卧房外看着正午的骄阳和满地的花草楚梦辰吩咐把琴拿来,坐下抚琴一曲不染缓缓响彻王府,整个王府百官都太了,却只有琴声。

楚梦辰一曲弹罢,众人皆沉浸在那悠扬而略带哀伤的琴音之中。他微微抬头,望着天空,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此时,一阵微风拂过,吹起了他的白发,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他缓缓开口道:“人生如梦,恍然间已走过这么多年。今日能与诸君相伴至此,梦辰已无憾矣。”说罢,他轻轻闭上眼睛,嘴角带着一抹淡淡的微笑。

皇上看着楚梦辰,心中悲痛万分,他深知这个儿子为国家付出了太多。“梦辰,朕对不起你,若不是朕当初……”皇上哽咽着,话到嘴边却又难以说出口。

皇后在一旁早已泣不成声,她紧紧握着楚梦辰的手,仿佛一松手就会失去他。“辰儿,你不要离开我们,我们不能没有你啊。”

楚梦辰轻轻拍了拍皇后的手,安慰道:“母后,莫要悲伤,生死有命,这是孩儿的宿命。”

太后也是老泪纵横,她看着楚梦辰,心中满是疼惜。“可怜的孩子,你这一生太苦了。”

楚梦辰摇了摇头,“孩儿不苦,能为国家效力,能有诸君相伴,孩儿很幸福。”

就在这时,天空中突然飘起了花瓣雨,粉色的花瓣纷纷扬扬地落下,如同一场美丽的梦境。楚梦辰伸出手,接住一片花瓣,轻声说道:“真美啊。”

众人看着这一幕,心中都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卓驰站在一旁,眼眶泛红,他与楚梦辰自幼相识,深知他的为人和才华。如今看着好友即将离去,他的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悲痛。

随着时间的推移,楚梦辰的气息越来越微弱。他靠在椅背上,缓缓地闭上了眼睛。众人见状,纷纷围上前,呼唤着他的名字,但楚梦辰再也没有睁开眼睛。

那一刻,整个王府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皇上悲痛欲绝,他下令为楚梦辰举行盛大的葬礼,以缅怀这位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皇子。

葬礼过后,皇上按照楚梦辰的遗愿,仔细研读了他留下的《政治通鉴》和《国器重典》。这两本书中蕴含着楚梦辰的智慧和心血,对国家的治理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楚梦辰离去后的日子里,皇上时常会想起他。每当遇到难题时,他都会拿出那两本书,仿佛能从中找到楚梦辰的身影和建议。

而西官也辞去了官职,带着对楚梦辰的思念,游历四方。他用自己的方式纪念着这位好友,将楚梦辰的故事传颂给更多的人。

随着时间的流逝,楚梦辰的名字渐渐被人们所淡忘,但他的精神和贡献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在历史的长河中,他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多年后,一个年轻的皇子在书房中偶然发现了那两本被尘封已久的书籍。他如获至宝,仔细研读起来。在阅读的过程中,他被楚梦辰的智慧和才华所深深折服。

“原来我们的先辈中还有如此杰出的人物。”年轻的皇子感慨道。

从此,楚梦辰的思想和理念在这个年轻皇子的心中生根发芽,他立志要成为像楚梦辰那样的人,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的一生。

在这个年轻皇子的努力下,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而楚梦辰的故事也在民间重新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一段传奇。

岁月流转,时光更迭,但楚梦辰的精神永远不会磨灭,它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而不懈奋斗。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一颗流星划过天际。人们说,那是楚梦辰的灵魂在天堂看着他所热爱的国家和人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国家在新的统治者的带领下继续稳步前行,百姓们依然会时常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