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吃瓜群众里的行动派(1 / 2)

林月熙浅笑,随口就道,“我在庄子里长大,小的时候跟过一个瞎子学算卦,我看江柔烟她印堂发黑,就掐指算了一卦,没想到误打误撞,竟然真算对了。”

“就是我学艺不精,有时算得准有时又不准,这件事姐姐们知道就好,不足为外人道也。”

她这么一说,堂屋里的妇人们却信以为真。

但是谁都没人在意她‘会算卦’的事,反而疑惑道:

“王妃从小就在庄子长大?”

林月熙一愣,这才知道自己说漏了嘴。

小说里,尚书大人是个极其爱面子的人,容不得外人说他一句坏话。

自然而然的,原身这个被掉包,在乡下长大的真千金也被说成是身体不好,足不出户的二小姐。

她赶紧改口,“因为从小我就多病,吃了很多药都不管用,还是嬷嬷把我带到庄子上,用偏方治疗,身体才渐渐好起来的。”

可她越解释,妇人们就越觉得她是在遮丑。

至于为谁遮丑,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毕竟京城人谁不知道尚书大人死要面子活受罪。

赵海棠看着她的眼神都带着心疼,“我们知道了,不提这事,说说判院家那档子事吧。”

几个妇人福至心灵,“对对对,接着说接着说。”

贤王妃小时候的日子一定不好过,不然谁会让自家的女儿跟着瞎子学算卦?

正所谓京城贵妇大舞台,有瓜你就来!

不吃瓜,乐趣就没了,林月熙两眼放光,专业对口了吗这不!

她压低了声音说道,“我刚才又算了一卦,老姐姐们还不知道,其实这江柔烟早就不在京城了——”

果然,几位老姐姐马上停下嗑瓜子的手,惊诧道,“她不在京城能在哪?”

“我要是算的不错,她现在应该地处东南,又在高处,十有八九是被铰了头发,送进了京郊盘龙山山顶的尼姑庵里。”

妇人们纷纷震惊,“江柔烟成了尼姑?”

就在这时,一个头戴绢花的妇人出言,“我后日正好要去一趟盘龙山,各位姐妹且等着,大不了我亲自去尼姑庵来瞧一瞧!”

好嘛,吃瓜群众里还有行动派。

林月熙摆摆手,“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江柔烟的亲生父亲,判院府的管家,他带着判院夫人的钱跑了,连枕边人和亲生女儿都不管,简直是个人渣!”

“啊?江柔烟的亲生父亲竟然是判院府的管家?”

妇人们又惊了。

林月熙一愣,“是啊,不然你们以为是谁。”

“唉,我还以为江柔烟是判院夫人跟老判院生的呢,居然是跟管家?”

一个妇人满脸遗憾,叹了口气又把手伸向瓜子盘。

林月熙差点惊掉下巴,老判院不是判院夫人的公公吗,这个瓜未免也太劲爆了点吧。

这瓜不一定保真,到绝对野,还野的不能在野。

“不可能,老判院年轻的时候跟判院一模一样,江柔烟那么水灵,不可能是他的种,我看王妃说的或许是对的,判院府的管家我还见过几次,长得确实有模有样。”

“你说的好像也有道理,不行,回去我得打听打听。”

一个妇人突然插话,“要是保宁侯夫人在就好了,她家离判院府近,判院府发生什么事,问问她就知道了。”

“只可惜,这老姐妹一声不吭就跑回了老家。”

说到这,就连赵海棠都忍不住叹气,她拍着林月熙的手背,说道,“这保宁侯夫人也是我的好姐妹,若是她在,我一定介绍你们俩认识认识。”

保宁侯夫人?

这名字怎么听着那么耳熟!

不一会,林月熙就想起了这是谁,毕竟公主府给她的印象实在是深刻,她想忘记这是谁都难。

“没事的赵姐姐,保宁侯夫人我见过,就在上次长公主的春宴上,但她应该不认得我。”

“对对对!”

赵海棠连连点头,“她确实去过长公主的春宴,我夫家不爱与皇室宗亲来往,那次春宴我就没去。”

“说来也奇怪,你说是不是她在公主府受了什么刺激,这才下定决心回老家的。”

一个妇人皱着眉头道。

李氏点点头,“我看也是,听说她走的可着急,就连行李都没怎么拿,不知道的还以为她逃难呢。”

又有个妇人应和,“是啊,我男人同保宁侯交好,私下里问过这件事,可谁知保宁侯自己也不知道,你说奇不奇怪?”

“那这可太奇怪了呀!”

听她们聊着,林月熙忍不住嘀咕,“还能是为什么,无非是撞见了长公主和男宠的私事呗……”

“什么?长公主和男宠!”

赵海棠就坐在林月熙身边,两人脑袋挨得近,她说的话全都被赵海棠一字不落的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