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终身不得踏出皇宫半步(1 / 2)

京城,长公主府。

“放开我,我要见公主,我要见公主!”

“大胆,你一个太监居然敢碰我,信不信我这就跟公主告状,小心要了你的小命!”

府门前停着不少马车,都有佩刀的侍卫把守,就连赶马的车夫都严肃着一张脸,像是要接走什么有头有脸的人。

可只有府里的下人知道。

这些皇上派来的侍卫要接走的,那是什么大人物,不过是身契全都捏在长公主手里的小倌。

偌大的长公主府,伺候公主的下人不过四五十个,可这其中,男宠小倌就占了一半。

守在门前的老管事松了口气,这些小倌走了也好,总算是保全了公主的名声。

可他看着闹哄哄的内院,又不禁皱起了眉头。

那些识相的小倌还好对付,侍卫一下令,他们自己就开始收拾行李。

难对付的事那些心比天高的,一个个的还沉浸在被公主喜爱的梦里,于是不愿接受这被送出府的现实,嘴里也大声地嚷着要见公主最后一面。

说是最后一面,府上的下人心里都门清。

这小倌是心存侥幸,还以为自己装装可怜,就能接着留在公主府,享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只是可惜,不论这些男宠小倌怎么喊,公主都不可能出来。

因为他们心心念念的长公主正被扣在皇宫之中。

万寿堂,檀香袅袅,曦光斜照。

即便是最热烈的正午,这里也因为安静而显得冷清。

但就在这片冷清中,出现了一抹突兀的绯红,长公主穿着一身织锦缎宫裙,身着华服却难掩脸上的灰败。

在她面前,还有一个两鬓斑白,老去的容颜里沉淀了岁月的味道,及时闭着眼睛也显得庄严的妇人。

这是当今圣上的生母,也是当朝的太后。

太后闭着眼,嘴里念着佛经,模糊不清的呢喃声混着佛珠“啪嗒啪嗒”交替的声音。

终于,长公主忍不住开口,“不知太后要把我关到几时?”

她声音里夹着怒意,明明自己已经按照父皇的意思,把男宠送出了营地,父皇为何还要当着那么多大臣的面,下令将她赶回皇宫面壁思过。

这不是她第一次问这个问题,但每次得到的回答都是沉默。

长公主忍不住心道,太后宫里的下人难道都是哑巴吗,连话都不会说?

谁知太后突然睁开了眼,手上打这佛珠的动作也停下了。

“等内务府总管回来,你便自己回府面壁思过。”

内务府总管打理皇宫大小事,忙起来的时候能满皇宫跑,可是,太后为什么要说‘回来’?

难道说,内务府总管不在宫里?

那他能去哪?

不知怎的,长公主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内务府总管在本公主府上?”

太后眼也不眨,“有何不可?”

听到这话,长公主的心像是突然从高处坠落,一种令人焦躁的无力感浮上心头。

“太后,那些都是本宫的人,还养在本宫的府里,让内务府总管插手,恐怕不合适吧!”

“今后他们不会养你府上了。”

太后神色平静,一双因为上了年纪而变得浑浊的眼闪过幽光。

长公主神色一顿,“太后是什么意思,你要把我的人送到哪?”

虽说太后是她的亲祖母,可从小到大,她们这对祖孙见面的机会并不多。

而且,轩辕明善永远不会忘记,那年她和皇兄一起比赛骑射,最后明明赢的是她,太后见了夸赞的却是皇兄,还说她‘可惜是个女娃’。

“太后,皇兄后院里十几二十个女人你不过问,怎么我养几个男人就要面壁思过?”

越想,长公主越怨恨,明明她轩辕明善什么都好,凭什么这个老东西总要把属于她的东西赏给别人!

她这副无礼的样子把站在一旁的宫女看得直皱眉头。

太后可是公主的亲祖母,哪有孙女敢这么跟祖母说话的。

但太后并没有什么反应,脸色依旧平淡,“本来想把他们贬为贱奴,但现在看来是没这个必要了。”

太后抬起手,佛珠挂在虎口间,她轻轻一挥手,就让这群人从山巅坠落泥潭。

“传信,将他们送入掖庭,黥面,净身,终生不得踏出皇宫半步。”

“轰”地一声,长公主耳边像是有什么炸开。

“哗啦——”

她忍无可忍,袖子一甩就将茶桌上的东西尽数扫落在地上,描金白釉茶盏碎了一地。

“那是本宫的人,你凭什么将他们贬为太监!”

“本宫是太后!”

太后声音冷下来,“本宫不光能将他们贬为太监,还能将他们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