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坦克对决4(1 / 2)

因为电子工业发展的滞后,苏联经典坦克T34的初期型号与其经典战斗机一样,都未安装无线电通讯装置,车组间通讯必须通过旗语、手势、灯光等进行,在协同作战上十分不便。

这是T34坦克初期型号存在的重大缺陷,也是其在苏德战场初期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

在这一点上,鬼子的坦克装备表现反而好一些,其定型后的九七式坦克已经普遍加装了无线电设备,虽然杂音严重,但至少能用。

不过,四一式坦克作为八路军自产装备,张云当然不会放任这么大的缺陷存在。

他直接通过系统调换功能,为四一式坦克改装配备了美国生产的无线电通讯装置,用于车组间的通讯。这让坦克集群与步兵间可以保持较好的协同作战。

“各车组,各车组,咱们的四一式坦克主炮可以在1200米范围内轻松击穿鬼子坦克,但鬼子坦克必须在250米内才有可能击穿我们的前装甲!

所有车组,准备刹车。停下车辆后,远程狙击地方坦克,优先击毁鬼子97式坦克,不要让它们冲过来!”

“收到,收到!”

在战车连连长下达命令后,整个快速移动的坦克集群,所有战车和步兵都猛然突兀的停了下来。

步兵们开始就近以坦克为掩体,准备向着两侧包夹过来的鬼子骑兵发起进攻;而坦克们则是转动炮塔,发起了对鬼子坦克的远程攻击。

战车连连长下之所以命令坦克停下来,除了尽可能降低鬼子的击穿概率外,主要是因为二战期间的坦克没有什么火控系统或者垂直稳定系统等,坦克炮射击全凭炮手的手感和经验。显然,相比在颠簸的坦克上射击,坦克停下来射击自然会精准很多。

“穿甲弹,1发,装填!”

领头的四一式坦克里,车长观察着前方鬼子坦克集群,待装填手装填了炮弹后,亲自摇动炮塔,对准了一辆正在扑来的鬼子坦克,猛然扣动了扳机。

只听“砰”的一声,一发穿甲弹以655米每秒的初速度从坦克炮炮口飞了出去,一秒多钟后,精准击中了一辆鬼子九七式坦克的左履带。

好吧,其实是打偏了,车长瞄准的是坦克前装甲,但显然打偏了一些。

如今双方坦克距离近一公里左右。在这么远的距离下,哪怕是硕大的坦克,在此时炮长的瞄准镜里也十分渺小,哪里是这么容易打中原定位置的。

从实战上来讲,这已经算是命中了目标。被命中的鬼子坦克履带直接断开,让这辆坦克径直瘫在了那里,动弹不得,沦为后续炮击的固定靶。

第一轮攻击过后,因为攻击距离过远,40余辆坦克发起的炮击大部分都打空了,众多穿甲弹径直飞向了远处。

不过,这么多坦克同时开炮,总有能精准命中的。

战车连连长通过观察孔望去,发现至少有3辆鬼子九七式坦克被直接击中并引起了殉爆,鬼子坦克集群中爆发出了耀眼的火球。被击毁的坦克,迅速变成了巨大的火炬,冒出的黑烟直冲天际。

……………………

此时,对面的鬼子坦克集群里,鬼子指挥官南元秋一此时已经汗流浃背,被刚才突来的攻击吓的不轻。

从他的观察窗看去,前方的敌人坦克明显比他座下的九七式坦克大了一圈,显然装甲更厚、防护更强,而且坦克炮异常的凶狠,竟然在近一公里外就可以击穿已方坦克,造成了已方坦克减员。

这个世界上,什么时候有这么强的坦克了?!

老鬼子心中疑惑,但是也判断出,这个时候必须迅速拉近距离,才能更好发起对八路军坦克的攻击。

“八嘎,冲上去,冲上去,反击,反击!”

老鬼子通过无线电下达了命令,随即就一边行进,一边对着远处的八路军坦克发起了进攻,其57毫米坦克炮也猛然发出了轰鸣。

不过,坦克行进间射击,炮击精准性本就欠佳,炮弹绝大部分都打空了。就算有命中的炮弹,显然也无法击穿四一式坦克的装甲。

二战期间的坦克,行进速度都不算快,公里时速不过50公里,而野战时速一般不过20-30公里,也就是每分钟350-500米左右。

这不足一千米的距离,鬼子坦克就需要行驶2分多钟的时间。

这些时间,足够四一式坦克发起7、8轮攻击了,且距离越近,命中率越高。

于是,鬼子坦克就在四一式坦克的静止射击中不断前进着,反击着,燃烧着,殉爆着。

一辆又一辆的鬼子坦克,在前进途中被四一式坦克和九七式坦克命中,然后起火,殉爆,变成火炬和烟柱……

当然,随着双方距离越来越近,鬼子坦克的精准度同样也越来越高,但是一发发穿甲弹、碎甲弹大都被弹飞,仅有少量命中了四一式坦克的履带等薄弱位置,暂时击伤了战车。

没等鬼子坦克集群靠近,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