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往事(1 / 3)

张扬野性的迈巴赫一路驶向临海一处别墅区。

沈满知提着副驾驶一份喜庆的红色礼盒,堂而皇之地打开了a栋16-2的门。

客厅沙发上的人正跟着电视里的京剧腔调轻轻和着,仿佛丝毫不受进来的人半分影响。

沈满知将礼盒放在桌上,坐在单人沙发上静静地听完这一曲。

就像一个月前,她靠在青砖绿瓦院子的古朴树下听老人拉二胡,历历在目。

陈贵半眯着眼十分享受这惬意的腔调,挥着节拍的手随着曲调上扬收起,这才跳过了戏曲节目。

“你那相好的怎么样了?”

沈满知眼眸轻扬,从电视屏幕上移开视线,“你说谁?”

陈贵瞥她一眼,“除了你那位先生,你还有别的相好?”

沈满知俯身从桌上拿过礼盒,慢条斯理地拆开,“你关心他做什么。”

“因为你今晚要找我问的事,和他有关。”

陈贵说完看了她一眼,似乎很乐意看到她脸上特别的反应。

沈满知拉开丝带的动作只略微停顿了半秒,随即从礼盒里拿出一块松子百合酥,外酥内软,入口香甜。

陈贵眼皮跳了两下,给他送的礼物,她倒是先吃上了。

沈满知抽了张纸巾,“说说吧,谁请你去喝茶了。”

陈贵调低电视音量,摘掉夹在鼻梁上的旧式眼镜,揉了揉太阳穴。

“你不如先听听,你托我帮你查的那对凤凰金钗的事。”

沈满知轻抬下巴示意他说。

“纯金掐丝凤凰金钗,价值不菲,半年前,你那名义上的妹妹拿着其中一支,在西区一家名叫运来典当铺,换了钱财,不到半个月,便入了一个珠宝回收商的囊中。”

陈贵接过她递过来的礼盒,也挑了一块点心,“我去接触了那位商人,他说这支金钗原本是作为一场海外拍卖会的压轴,在宣传期间,就被一个华人买走了。”

沈满知食指轻点,“只有一支?”

“对,只有一支,你当时说是一对,那典当铺老板告诉我,来典当的小姑娘只拿了一支金钗。”

“那个华人,单纯是出价高所以提前拿走了那支压轴的金钗?”

“当然不是,”陈贵一脸地高深莫测,“那人在海外那片市场影响力很大,加上他的人脉和华人的身份,拍卖场的老板很给面子,压轴之物就换了另外一件与其媲美的珠宝。”

沈满知没有打断他,只静静听着。

“我查过这个人,只知道姓秦,是个年轻人,等我再确认是否是槐城秦家,突然就断了线索,身边帮我打探的朋友也像是被警告了一般,查不到其他的蛛丝马迹。”

陈贵突然看向她,“你那位先生,在国外待了将近二十年。”

沈满知眼睫微动,背上的伤口有些隐隐作痛。

陈贵话里的意思是,买走这支金钗的人,很有可能是秦宴风,毕竟他在国外待了那么多年,有足够的人脉和实力。

“想低调买走一件与自己国家相关的藏品,但也没必要藏着掖着。”

陈贵起身倒了两杯热水,放在茶几上,“我最开始也是这样想的,他可能想低调一点,但完成交接的合同都是别人的名义,这一点就有点问题了,很明显,他不想被查出来。”

一般来说,高级买家买进珍贵藏品,通常都十分低调,但这种以别人名义买进的,确实少见。

秦宴风之前说起过,他有一个秘密,问她要不要交换。

如果秦宴风说的是这支金钗,可他如何知道这支金钗对她的意义?或者说这支金钗有其他秘密?

陈贵继续道,“买家这边断了线索,我就想查一下金钗的来历,大概有半个月,一个已经洗手退出古董圈的老朋友告诉了我一件事。

大概有二十多年了,有一个年轻女孩拿着一对金钗进了他的典当铺。”

陈贵看向沈满知,一双浑浊的眼睛唯有黑眸透亮,“当时是完整的一对,那女孩有个很好听的名字,他印象很深刻,叫湛云清。”

沈满知背后一震,唇齿间的留香一点点褪去,竟蔓延出一丝苦涩,喉间几乎是艰难地发出声音,“然后呢?”

陈贵沉浸在那位老朋友给他描述的当时画面,并没有注意到沈满知的神色。

对这个年轻漂亮女孩印象深刻,不仅仅是因为那个好听的名字。

二十多年前,一切发展都如雨后春笋有欣欣向荣之势,所有人都在为迎接千禧年的到来而一派喜庆。

来典当铺的人大多是这段时间发了家来赎回旧物。

那个年轻女孩穿着一身旧式学生装,用一张丝帛包裹着一个盒子踉踉跄跄走进了那家并不起眼的典当铺。

老板正在擦拭桌上一对玉镯,看到瘦小的女孩闯进来,并没有半分不脑。

开门迎客,他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