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永乐瓷器(1 / 2)

大宝鉴 作乐 1041 字 29天前

“别开玩笑了。”

我扭头看了叶天泽一眼,不由得开口道。

“好了,就劳烦各位替我掌掌眼,看看这东西如何?”

豪哥将木盒放在了桌子上,然后缓缓的打开了盖子,露出了里面宝贝的真面目。

随即,一个高七十厘米,口径十二厘米,足径三十厘米的青花梅瓶随即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只见这个青花梅瓶通体青花修饰,双肩描变形莲瓣纹,纹内绘朵花。

瓶身上雕饰折枝花果,大小各三枝,分别为石榴、枇杷、樱桃、葡萄、荔枝,近足处绘上仰蕉叶纹一周。

这一件青花瓷瓶可以用完美来形容,是一件上好的瓷器。

“各位,这是一件国宝级艺术品,是我花了大价钱从一个民间收藏家手上购来的。”

豪哥在位子上坐了下来,一脸笑意的看着我们,“自然了,本人对这些东西真假不是特别清楚,民间传闻这琉璃厂作假的也不少。”

“所以,还请大家给我掌掌眼,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尽管提出来便是。”

听了这话之后,王师傅毫不犹豫的拿起手电筒和放大镜开始查探了起来。

一旁的袁绍峰叶紧随其后,我倒是不着急

因为自己左眼比起那些仪器可管用多了。

在我左眼的观察之下,我立马就发现了问题的所在。

说来也巧了,这东西和上次我在聚宝阁发现的那东西一模一样。

这青花瓷梅瓶的底部呈现着一股温润的橙黄色光芒,然而再往上那股温润的橙黄色却是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股阴郁的蓝色微光,看起来和下身极为不和谐。

很显然,这玩意又是一个拼凑而成的文物。

而且,这一次的手艺看起来就高明了许多,几乎看不出任何的问题来。

“小子,你不过来看看?”

王师傅检查完了之后,脸色略带一丝疑惑,然后又朝着我看了过来。

“那我就看看。”

我点点头,随即往前走了一步,接过了王师傅手中的放大镜。

这不过走一走形式罢了,等下分析起来,也可以硬气一些。

“各位,你们看了也许久了,不知道有什么看法?”

豪哥见我们几个人都看了十分钟左右了,不由得问了一句。

“让我再看看。”

然而,就在这时,王师傅却是又戴上了手套,拿过放大镜再一次看了起来。

“啊?好。”

王师傅的这个

举动让豪哥的脸色略微沉了下来。

这东西王师傅已经看了两遍了,如果还要再看,那里说明王师傅心里拿不准。

拿不准,说明有问题。

过了好一会,王师傅才放下手中的放大镜,脸色有些难看。

“王师傅,你认为如何?”

豪哥有些着急的问了一句。

“梅瓶是中国传统瓷器造型之一,最早开始于唐代,流行在宋金时,到了元朝之后,达到了一个顶峰。”

然而,王师傅还没说话,这袁绍峰却是抢先开口了。

估摸着王师傅进来之后,抢了他的风头。

“内屏最早的时候的作用是酒具,因造型雅致,逐渐发展成为摆设饰品。青花梅瓶是随着青花瓷的诞生而出现的,而且发展的越来越鼎盛。”

“元代青花梅瓶体型硕大,线条较为刚硬。而豪哥所买来的这个梅瓶,乃是永乐一朝新创的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造型隽永,仪态优雅端庄,呈现出高雅端庄的华贵之美,乃是梅瓶之中的上乘佳品!”

自然了,袁绍峰所说的这些根本不算什么,只不过介绍了梅瓶的来历和起源。

而这梅瓶的来历,我们大家心里都清楚,因为这梅瓶

的底部有永乐年间都底款!根本不能说明什么。

“那按照袁先生话里的意思,这东西是真的了?”

豪哥听了这话之后,不由得笑了笑,开口问道。

“这自然是真拼了。”

袁绍峰很是肯定的点点头。

“那麻烦袁先生继续说下去。”

豪哥一脸正色的开口道。

“那我就献丑了。”

袁绍峰点点头,继续开口道,“这青花梅瓶小口外撇,颈部短小,双肩丰满,腹部略微外弧,至双足略微往外撇,内挖浅圈足,整个瓷瓶线条流畅完美,而且也不失端庄优雅之气。”

“梅瓶的底部外露胎底没有失釉彩,可见胎体坚固细腻,瓶身通施透明釉,釉面清润肥腴,釉下胎体之上以苏麻离青描绘纹饰,这些特征都是永乐年间官窑的特征,每一条都可以符合。”

这话一说完,众人都不由得沉默了下来。